“打开边界的大学:学校、学科与学习”
主题论坛会议综述
季楚煊[*]
本综述针对此次会议主题论坛之“打开边界的大学:学校、学科与学习”部分。
在知识开放时代,我们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汲取各方的智慧,走出一条中国大学发展之路。开放边界是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课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与实践。本主题论坛分上、下半场,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余东升教授主持,特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7位学者,分享了他们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一、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围绕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国际视野中的教育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她认为,我国教育界始终在不断努力改革和进行尝试,但许多尝试是否真正解决了迫切的问题尚存在疑问,例如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前者是否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后者是否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仍有待讨论。此外,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也反映出了教育与职业市场之间的断裂。尽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能力和技能,但目前的趋势显示,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稳定的职业路径,而对新兴职业的需求并不敏感。史教授强调,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正处于一个极不确定的时期,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道路,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地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面对未知世界的能力,探索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教育。在教育可能的发展方向方面,她指出,第一,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边界,尝试打破传统的学段、学科和学校的界限,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第二,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它还应该关心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定义教育与社会、国家和全球的关系,确保教育既能满足社会的宏观需求,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微观需求。第三,考虑到当前世界正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教育也需要展现出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陆一研究员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通过阐述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基础及发展过程,论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种新变化,即家庭和社会经济力量开始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她以中外合作办学为案例,指出这是当前家长和学生在教育选择上出现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的教育机构吸引了很多家庭,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他们愿意为高质量的教育支付更高的学费,这也反映出这部分家庭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和期待发生了变化。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家庭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这类家庭能负担高昂学费,长期以来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第二,这类家庭重视子女成长过程中素养的塑造,在孩子幼年,这些家庭就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开阔的眼界,而不仅仅在一些关键性的考试节点才“突击”投入。第三,对这类家庭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孩子自我的提升,而并非改变命运。鉴于这种教育选择的出现,陆一研究员认为我们需要突破学校的边界,将家庭作为一个核心要素,重视家庭经济力量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而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外合作办学的出现亦有其社会基础。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出现了无法依靠公共财政满足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民办教育声誉不佳,无法承担起提供良好高等教育的重任。最后她指出,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可能会加剧社会的阶层分化,需要谨防其成为阶层差距的放大器,教育不应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而应该是一种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的投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长聘副教授沈文钦聚焦博士生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问题,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背景、当前现状及未来提高质量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核心议题。从历史上来看,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在我国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但真正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还是在21世纪初,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聚焦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他指出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过去流行的“两段式培养”,即优秀本科生先出国深造然后再返回国内的模式,现在已逐渐受到挑战。随着国内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深造。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和需要,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视。沈教授基于大量抽样调查与访谈,指出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博士研究生对博士论文创新性评价较低;(2)博士研究生更擅长“解问题”,不擅“找问题”,学生寻找和提出问题能力弱;(3)博士研究生更喜欢“动脑”,而排斥“动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弱。着眼未来,沈教授提出了如下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可能路径:首先,博士招生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和调整,以吸引真正有兴趣和能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第二,学校应该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三,导师制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应当推行双导师制,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最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教育财政支持政策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除此之外,他还深入探讨了其他可能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个体微观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个性。因此,他认为教育体系需要采取更加综合和灵活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在21世纪的技术变革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肖艺能研究员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技术如何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并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怎样的启示。他首先指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这些技术不仅仅在技术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其中也必然包括教育。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在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一方面,这种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借助于生成式AI,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材料,使学习过程更为个性化和高效;另一方面,这一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教育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比如学生如果过度依赖于AI技术进行学习,他们可能失去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等。再比如生成式AI在教学中的使用可能导致学生的隐私保护问题,因为这些系统需要大量的学生数据来进行训练和优化。最后,肖艺能研究员特别强调了在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时教育者角色的重要性。在这个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这就需要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既有教育理念和方法,保证能够适应这一技术变革。可见,教育者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职业生涯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来自高校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体系,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多元化发展,目前尚没有一种模式或课程体系能够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全部挑战或问题。我们应当充分调动高校和教师的潜力,鼓励他们充分进行尝试,实现教育创新。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林建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由于不同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目的的理解会发生改变,教育行为和实践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他认为,人们对教育模式选择的判断,是基于其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对于某种教育模式,通常是指其能够使更多的人成长,能够给社会提供一种人才成长中所需的某一方面有特色的方式或者类型。他强调,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有鉴于此,本论坛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来分享其所在大学的教育模式创新实践。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通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创新实践,着重阐述了开放学习的教育生态的重要性和相应实践成果。他首先指出,中国大学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研究型大学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当前存在着较严重的本科教育科研化倾向,本科教育质量仍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是摆在中国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实验性学院,元培学院自2001年起就已经开始探索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并在课程选择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这种开放和跨学科的教育方式与传统大学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具体而言,元培学院的特色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实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打破传统专业院系的边界,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2)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采用住宿制书院体系,通过大量公共空间促进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3)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开展具有跨学科性质的项目。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院长张志清教授重点探讨了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他以重庆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实施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Co-op)为例,分享其探索和实践经验。首先,张志清教授阐述了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给当代工程教育带来了挑战,知识更新变得更加迅速,教育不确定性风险上升。在此背景下,张教授特别指出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三大挑战:第一,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现行的工程教育方式并不匹配。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往往在大学中感到迷茫。第二,目前的大学教育偏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践,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由于许多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学生在沟通交流、项目管理以及对工程前沿的了解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针对这些挑战,张教授介绍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Co-op)。这一模式旨在打破传统的学校边界,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由此,学生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张教授最后指出,该模式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还需要教育者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样聚焦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周利民提供了南科大SDIM全学程SCKAMI教育模式的经验。当前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学生所学的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这样的现象使得教育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我们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工程教育需要进行再设计,而进行再设计最核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虑。针对再设计的具体方面,周教授指出:(1)在教学内容方面,未来课程内容应该注重学科交叉与专业的前瞻;(2)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式应兼顾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科技与人文;(3)在教学评价方面,简单的期末考试评估方式可能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的教学评估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南科大SDIM全学程SCKAMI新工科教育模式便是基于以上思考进行的总结和实践。该模式是一个注重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在大学阶段同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即“全学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引导式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评估方式上,使用过程式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沟通协作、思维技巧等综合能力发展的评价。周教授同时强调,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也要求教师因应做出改变,即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讲述者转变为指导者和协作者,需要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目前,该模式已在学生的学术和职业成就上显示出积极成效,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三、互动与讨论
针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学生体验、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大学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转变等方面,与会嘉宾和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学生体验,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邬大光教授对比了两种教育观点:一种是以职业准备为主,另一种则注重学生个人成长和生活准备。他提出,当前高等教育是否更倾向于后者,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的回应强调了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双重作用。他提到了北大元培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强调专业教育,还提供丰富的跨学科学习体验,这体现了教育哲学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文茗通过自己的经历,探讨了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以及二者如何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产生影响。她强调了跨学科交流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各部门需求的专业人才中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则通过对清华大学书院案例的介绍,展示了本科教育改革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她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不同书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书院体制来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改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景深教授则从一个务实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大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市场和学生的需求。他提出,大学教育应该首先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谋求第一份工作赋能,随后再考虑到社会和全球化的变化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关于不同类型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变革中的角色转变,王蓉教授引用两个经典著作结合会议主题与前文发言提出了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是伊万·伊利奇 (Ivan Illich) 的代表作《去学校化社会》。有学者提出,当前教育信息化和在线教育慕课革命使基础教育领域的“去学校化社会”更具有现实可能性,联系到目前在谷歌等企业中,已有极高比例的新进员工没有大学学历。由此王蓉教授联想到:当前“去大学化社会”是不是已经可以想象?其二是世界银行早年一份关于“各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途径”报告。该报告曾提到俄罗斯政府和社会无法信任既有的精英型大学承担起社会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使命,因此创立了新的大学。这与当前依托北大、清华这些既有大学承担改革使命的中国模式大不相同。所以在当前的历史节点下,无论是传统高校、新型研究型大学还是中外合办的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变革中应起到何种作用也值得思考。
最后,林建华教授对大家的讨论进行了回应。他指出,由于教育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挑战,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无法保证所有学生的成功。他认为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复杂性,因此高等教育目标必须是多元化的,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本上应是解放心智、发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
[*] 季楚煊,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