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92025年第23期简报 《中国教育财政二十讲》成果系列摘录之七 挂钩性教育财政体制的历史演进特征和内在逻辑分析本文以历史制度分析为主线,从公共事业部门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出发,将挂钩机制置于“行政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结构—挂钩机制”三位一体的制度三角中加以解释,系统梳理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中的挂钩机制之演进与内在逻辑。 【查看更多】
-
2025-09-292025年第22期简报 《中国教育财政二十讲》成果系列摘录之六 中国教育多元化筹资的制度发展中国教育多元化筹资机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支撑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长久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式治理中政策与法律的协同治理。本文对中国教育多元化筹资机制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学杂费、捐赠、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教育专项债券等主要教育筹资渠道的制度发展状况予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启示。 【查看更多】
-
2025-09-292025年第21期简报 《中国教育财政二十讲》成果系列摘录之五 论教育财政体制与教育体制教育财政体制,是指教育财政收支活动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同级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权责划分等方面形成的制度安排和规则体系,其实质就是关于在教育领域中“谁出钱”“谁投入”的制度安排和规则体系。教育体制是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办学体制和教育财政体制在内的总的体制安排。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办学体制是教育制度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分别从管理主体与运行机制、办学主体与实施方式两个维度,揭示了教育系统在组织、治理与资源配置方面的基本结构与运行逻辑。 【查看更多】
-
2025-09-292025年第20期简报 《中国教育财政二十讲》成果系列摘录之四 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教育财政视角下的“项目制”分析项目制在支撑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作为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手段,通过合法化非均衡投入模式,塑造了当前我国高校的高度分层格局。本文聚焦高等教育领域的“项目制”,从教育财政体制与机制两个维度,对相关制度设计细节展开分析。 【查看更多】
-
【11月15日】第129期讲座:什么是3.0学校?---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2018年11月15日14:00-16:00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议室(教育学院大楼402室)
-
【9月5日】第126期讲座:经济危机、风险防范与社会政策2018年9月5日14:00-16:00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议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楼402)
-
【12月12日】第130期讲座:Pedagogic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Small Schools(提升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的教学策略)2018年12月12日14:00-16:00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议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楼402)
-
【9月26日】第127期讲座:我国人力资本估算(1952-2017)2018年9月26日(周三)下午14:00-16:00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议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楼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