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简报
2024年第12-5期简报(总第256期) “地方高校与教育变革”主题论坛会议综述
史大譞 发布时间:2024-07-04

“地方高校与教育变革”主题论坛会议综述

史大譞[*]

202371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树超研究员主持的“地方高校与教育变革”主题论坛顺利召开,会议共分为上、下半场。在论坛上,与会嘉宾就职业教育发展、产教融合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黄达人教授特别称赞本次会议对地方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的高度关注。

大汉集团董事长付胜龙先生指出,应通过开设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在职业院校培育学生的责任心和工匠精神,不仅传授技能,更要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华策影视集团董事长赵依芳女士提出,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岗位等第一线资源,与学校开展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先生认为,需要直面教育中行政主义和功利主义问题,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先生表示,教育要关注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常州工学院张兵院长提出,要从产业需求和地方发展出发,建立产教融合新模式的产业学院,实现大学转型服务地方的理念。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李建国老师认为,应面向区域主导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大学转型服务产业的理念。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晖院长强调,亟需围绕国家产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解决企业核心技术问题,培养支撑关键产业发展的拔尖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许建领校长表示,可以成立面向地方特色产业的学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设置。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王振洪书记希望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人才培养,培养地方特色人才。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指出,应当通过资源渠道多元化避免同质化竞争,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差异化培养,实现大学内涵式多样化发展。主持人黄达人校长提出,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改革选才机制与教学方法。本文为嘉宾主要观点综述。

一、关于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

1.职业教育对培养实际技能人才十分关键,可以弥补许多高校在此方面的不足

付胜龙表示,中小企业更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的技能人才。他通过自办潇湘职业学院和大汉技工学校,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以弥补现有高等教育的不足。赵依芳也谈到,影视行业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导致许多从事影视工作的人没有受过正规培训,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她通过与学校合作成立华策电影学院,自建华策影视技工学校,专门培养影视制作方面的职业技能人才。

2.应该加强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工匠精神

付胜龙指出,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的应试型人才。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过于强调分数,压制了许多学生的发展。他通过在大汉集团举办工匠精神主题课程,同时融入劳模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工匠态度。在自己创办的职业院校中,不仅注重学生成绩,更强调用“四好”标准(品德好、身体好、技能好、习惯好)来评价学生,培养工匠精神。他认为工匠精神教育对学生整体发展很重要,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

3.普职分流改革非常必要和有价值,可以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发掘更多人才

付胜龙指出,目前的高考制度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剥夺了许多学生的发展机会。普职分流改革强制高中阶段实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流,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普职分流后,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进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培训,这些学生也可能成长为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普职分流也能发掘更多因应试教育而被忽视的人才潜力。当前实施的“1+X”技能教育证书制度,配合普职分流,可以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普职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长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产教融合

1.学校教育应与产业结合

陈晓明指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应注重产业需求。他举例说明,当前许多教育项目的设计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比如在高端数控装备领域,很多课程只谈智能制造,而忽视了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的实用性。他指出,目前的教育体系在专业群设置上存在与实际岗位需求的不匹配。陈晓明强调,应该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立专业,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陈晓明提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是当前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系需要精准支撑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他认为,教育部门应更主动地与行业企业合作,打破当前存在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技术演进是实现先进制造的关键,需要从优质制造、精益制造逐步迈向先进制造。他指出,教育应更多地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场景研究,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需求。

2.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赵依芳认为,企业应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让学生走近实际岗位,了解行业需求;可以建立产教融合基地,让企业课堂和实际工作现场紧密结合;可以让企业专家进校园,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共建课程,将企业实际业务和岗位需求融入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资源深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不能停留在表面,需要企业真正参与学校教育过程,并提供第一线资源。良好的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和成长都很重要。

3.学校应加强学生实际技能培养,而不应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

赵依芳认为,当前学校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许多大学生进入职场后手足无措,无法胜任实际工作。学校教育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增加实训、实习等课程比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技能,可以将实际业务操作融入日常教学。应该提供具备真实工作场景和氛围的实训基地;应该配备真实的行业设备进行操作训练;应该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能指导;需要进行情景模拟培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围绕岗位设置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胜任工作。

三、关于教育内涵建设

1.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还需要传播积极的价值观

付胜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如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学校教育应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自己创办的职业院校中,通过开设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课程,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传授技能,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教育需要弘扬的重要精神。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需要将积极价值观内化到学生心中。

2.教育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教学

陈继权认为,教育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该通过教学手段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可以设计个性化的课程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定制化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路径,可以设置选修课程,提供更多学科选择空间;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应该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关于高校转型

1.高校转型要从产业需求出发,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张兵在发言中提到,常州工学院的产业学院是面向常州市的优势产业设立的,服务于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常州需要的人才,这体现了高校转型要服务地方的理念。李建国认为,当前我国要在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大批适应产业需求、具备扎实技能的人才,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应当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全产业链的人才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以体现职业院校转型要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王振洪提出,地方高职院校转型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地方特色人才,反哺地方产业发展,也同样反映了高校转型要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许建领也提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转型过程中,成立了多个面向地方特色产业的学院,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

2.高校转型要加强产教融合,实现产教深度合作

张兵提出,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最好抓手。常州工学院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了企业出题、学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李建国介绍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开设认证课程的做法,以及构建产学研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产教融合融入办学全过程。许建领提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为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认证证书,实现产教融合。王振洪认为,应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新机制,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3.高校转型要注重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构建产教联合培养体系

张兵介绍,常州工学院调整专业结构,与常州的产业高度对接,形成了26个专业类,以满足地方产业需求。李建国表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积极调整专业格局,面向区域主导产业链开设专业,形成产业链对应专业链的布局。许建领提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立多个面向地方特色产业的学院和专业,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设置。王振洪认为,应构建专业群,使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依托专业群建立产教融合平台。

4.高校转型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内容与形式改革

张兵提出,常州工学院构建符合产教融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实现由课程体系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他还强调,要创建一流的课堂,不再仅评价一流专业,还要评价一流课堂。李建国介绍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项目化的课程改革措施,即通过模块化组织知识,形成递进式的项目化课程,以适应产业需求。王晖提出,大学转型要从产业需求出发改革课程,如他们学校设置的智能制造学院,构建了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型课程体系。此外,许建领还强调了数字化时代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应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5.高校转型要加强科教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张兵提到,常州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加强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近年来横向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纵向科研项目也获得较大提升。李建国介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系,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和产业发展中。王晖以学校与企业共同申请专利的案例,说明高校科研要面向产业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王振洪提出要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多方参与的科教创新团队,用科研反哺教学,服务产业发展。

、关于大学多样化发展

1.要实现大学多样化发展,不能形成同质化竞争,要避免资源来源单一化

林建华校长指出,当所有大学都为同一目标竞争时,最后都会变得同质化。大学想要实现多样化发展,最关键的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如果所有大学的资源都过于单一化,例如都依赖政府拨款,竞争的资源主体单一化了,最后势必导致同质化。美国大学之所以能实现高度多样化发展,正是因为资源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公立大学主要依靠政府支持,私立大学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资源,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中国的大学改革如果想取得多样化发展,也需要使资源的获得途径多元化。国内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路径。

2.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多样化培养方案

王振洪说,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渠道非常多样,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必须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分数差异较大的同一专业学生,可以制定出多个版本的培养方案,在培养要求、进度安排、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通过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服务国家产业需求,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

王晖认为,当前中国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依赖进口,存在环节不齐全的问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解决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实际技术难题。例如学校设置的集成电路专业,针对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制造环节的技术需求短板,集成电路制造方面的应用人才短缺。他们还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解决了核心电子材料国产化装备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重要进口替代。

2.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形成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

王晖以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开发关键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案例说明,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联动产业发展的特色产教融合模式。林建华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都会形成适应本地国情的办学模式,这是大学发展的一个规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也要形成独特的产教融合路径,而不应完全照抄照搬国外模式,这种独特性体现了大学的生命力。产教融合是提升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具体模式要因地制宜,与本地产业结合,形成中国特色。

3.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指基础研究人才,还包括能支撑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王晖在发言中提出,目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多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人才。但是,从产业发展和国家需求来看,能够解决核心产业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也属于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学校培养的能支撑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设计和制造人才,解决了重要的产业技术难题,是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他认为,不仅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应进行拓展,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人才,也包括能满足国家关键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

1.要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职普融通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陈继权提出,要实现职普融通,必须先构建起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层次不齐、质量参差不均的问题,这阻碍了其与普通教育的对接。因此,我国必须选择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实现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衔接和融通。许建领也认为,通过一批高质量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培育,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这批优质职业教育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会获得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当的社会认可度,有助于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升级,缩小职普差距,提升职业教育地位。

2.要推动职业院校治理体系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张兵认为,要发展职业教育,应通过产教融合,建立以地方产业为基础的产业学院,形成学校、企业、政府的闭环合作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明确顶层设计、实施应用型学科与专业集群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制度保障、加强校企合作以及重视校园文化和软硬件环境的提升。这些举措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贡献度。

3.要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应加大力度吸引博士毕业生加入职业院校。李建国称其所在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了35%。但是仅有学历并不是完整的双师型教师,还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实践能力,所以他们鼓励相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技能大赛等,以提高实践技能。他们还建立了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了良好氛围。



[*] 史大譞,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