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四个方面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综述:(1)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2)学校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3)企业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4)学者视角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6年10月25-2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AIA150008)课题组组织了“应用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改革、资源筹措配置与财政支持方式”分论坛,相关高校领导、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和学者代表从不同视角,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的实践、“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的研究进展等内容作了精彩报告,展开了深入讨论。下文为分论坛综述。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需要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推进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推进转型发展,在贴近地方需求办学、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1.构建良好的校政关系
地方政府通过加强领导、提供财力资源、搭建多元平台等方式支持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铜仁学院侯长林院长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良好的校政关系:在办学定位中预留校政关系构建的空间;在全方位服务中巩固校政关系,获取更多红利;搭建多元平台,构建校政利益共同体;创新组织机构,构建服务政府和社会的制度与机制。
临沂市委市政府在国家和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政府主持、市场运转、优化资源、学校管理”的模式推动临沂大学的发展。学校建设采取了高起点规划、高效能推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模式。市政府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有效地集中行政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财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推动和支持学校建设。地方政府为学校解决征地、拆迁、基建、硬件建设等重要任务,学校负责软件建设。
2.整合优化校内校外资源
校内外资源的筹措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许昌学院赵继红院长将该校在应对资源不足难题上的做法概括为“开源”和“节流”。在“开源”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争取地方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转型;地方政府的主导有力地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高校主动融入,赢得政府和企业的更多支持,实现良性循环。在“节流”方面,优化学校内部的资源配置,如加强重点专业群建设,把办学资源向重点学科专业集中,打造特色和优势;探索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价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西安欧亚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围绕产业发展,进行分院调整;实行职能部门大部制,压缩行政人员数量;实施以质量战略为核心的会计计划等。德州学院打破了管理部门和院系条块分割的壁垒,各部门的管理活动围绕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开展工作,构造跨学科实验设备共享平台、跨学科学术合作交流平台。同时,运用德州“一区四基地”建设的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组织能力建设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资源禀赋差异,需要持续提升行业产业融合的思想观念和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地执行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任务。欧亚学院李正副校长介绍了欧亚学院围绕组织能力建设问题进行的框架性、结构化的思考与实践,以及进行领导力建设、完善行政领导力和学术领导力协调互补机制的过程。他还介绍了欧亚学院在制订和不断修订战略规划、形成战略管理体系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4. 政府的视角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赤弟提出,协同是政行校企关系的高级形式,构建协同的政行校企关系必须从战略层次来实施。政府可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构建协同的政行校企关系:一是着力在战略上有效对接;二是着力在体制上实现突破,形成高等院校与地方共建体制、行业指导办学管理体制,以及教育与科技、人才等部门出台相关协同创新政策。在构建政行校企关系过程中,要确立系统观,跳出教育看教育;要确立资源观,把社会资源转换为教育资源;要确立治理观。
二、学校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地方高校不断主动适应地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德州学院在学科和科研建设方面,结合地域特色,重点打造符合地区发展的优势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开展专业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规范和专业规范的制定工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德州学院巩建闽副院长认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面,根本是课程和教学改革,基于成果的教育(OBE)是其路径之一,具体方法是通过“出口倒推”,发现毕业生在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课程体系及课程设计中将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作为改进的目标(SLOs),补齐这些短板。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于光辉院长介绍了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基于教师教学发展为核心的(1个平台6项制度2个工程1个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于院长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着不同的路径选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本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是解决与社会需求脱节,核心在课程,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资源。
山西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吕宏伟从学科文化视角对专业硕士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基于应用学科的内在属性,相应的政策制定应关注学科文化,从而对学科进行改造,提升应用学科的地位,构建新形势下应用学科的学科规训。近年来,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发展快速,但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和报考率较低,就业前景也低于学术学位。从学科文化视角来看,存在如下原因:一是同一学科“学术型”和“专业型”的二分法,割裂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二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特点不同,无法也不能以同一评价标准和方式评判;三是部分学科具有一定的规训、部落和文化,向应用型改造时会产生羁绊;四是应用型教育增加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影响具体的组织行为、组织战略和组织形式;五是制度推进缺乏统筹。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专业硕士采用“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实践-理论-实践”的三段式培养方式,即入学前的农村实践、大学课程学习和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到农村去做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这种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学生放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采用跨学科的方式。学校学术导师和基地实践导师联合指导,运用远程通讯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保证实习中的专业水准,并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
南昌大学艺术设计学系副主任李枝秀从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和教师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在设计学学科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该系开展项目导入式教学、跨学科互助式教学方面的探索,建设了相当于学科专业通识课程的平台课程以及实习实践类课程;在评价制度改革方面,建立包含教师评价、行业评价、企业评价、政府评价、学生自评等多个方面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在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尤其对专业硕士毕业设计,要求完成两个部分:毕业设计或创作与学位论文,其中毕业设计或创作占更高的学分,学位论文在内容和字数要求上都充分体现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特点;在教师发展方面,鼓励大部分教师进行实践环节培训,加大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依托两个校级院所培育创业型应用教师群体。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兴祥介绍了对上海地区第一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同济大学、工程技术大学、电力学院等6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教师以及部分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的调查,提出三个焦点问题:一是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培养标准时有所偏差,存在着专业知识教育过度、专业技能培养不足的问题;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企业以后利用率不高,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三是学校所传授的专业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专业行为契合度不高,人文和工程伦理缺失。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他认为,一是要正确理解和制定培养标准,提高企业专家的参与度;二是采用基于新师徒制的“做中学”模式、基于工程情境模拟过程的学习模式(CDIO)、开展反映性实践教学课程等有效途径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重视职业道德和专业行为的培养,做到“知行合一”。
常州工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强调个性化培养、多元化成才;在专业结构上,结合地方产业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国际协同等打造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专业特色课程,打造网络课程、研究型课程、合作课程、双语课程等;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构建课内课外阶梯式育人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校校协同方面,与5个学校、8个专业进行3+4贯通培养,与4个高职5个专业进行3+2的贯通培养。
山东英才学院与中兴通讯围绕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专业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科研体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建立山东英才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形成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的工程教育模式。基地承担着成为中兴通讯经营政企业务市场的有效研发力量、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基地、校企开展专业合作的平台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此外,山东英才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云计算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建设一批实验室,构建基于“岗位-任务-能力-课程”设计路径(PTAC)的人才培养方案,混编师资队伍,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共培养两届300多名学生。
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通过多样化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产学合作教育,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搭建创新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
辽宁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医学专业认证与医学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包括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锦州市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
齐齐哈尔学院曹勇安院长将该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概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课程建设的原则是:开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搭建一个平台、创一个品牌。课程建设目标是地方需要、企业追随、社会满意、学生成长。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首要任务是知社情、知学情。通过调研社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实体建专业,引入项目做课程,依据工作过程整合课程,打造企业预备队。在教学上,理论实践相结合,实行旺工淡学:企业旺季,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企业;企业淡季学生揣着体认和反思回到课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实施以过程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变传统式考核(平时考+期末考)为多样性考核(企业考核+过程考核+综合考核)。将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考核过程相融汇。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创业、就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同“双创”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创新应用人才的办学模式。
三、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建立合作关系,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有助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经有大量企业开展了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
IBM在校企合作上专注于三个方面: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和创新创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一般以应用型研究作为切入点。目前IBM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跟各个区域的大学以及当地的政府进行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成员一般是由相关研究课题的高校教师、产业园区中相关的产业及行业人士构成,最终目的是希望取得的成果能够服务于行业和地方,并开发示范性解决方案;探寻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并希望建立一个生态系统。IBM研究院重视认知技术的运用,认为认知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教育是第一批运用认知技术的行业。具备认知技术的机器人将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把认知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具有增强、拓展和加速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协助学生顺利地、快速地适应学校的生活;拓展优质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授课内容;通过人机互动,提升科研效率。
大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大学的合作集中在三个领域:直接招聘高校毕业生、科技研发合作和为高校提供教学方面的支持。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为大众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发展,未来主要希望在数字化、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三个领域,寻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企业积累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
北京大爱教育集团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科研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培养标准化的途径:一是校企合作标准化,根据专业情况把合作企业分为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现阶段能够直接对接的企业、能够进行教学和生产一体化的企业;二是专业设置的标准化,以一个优势专业为引领,形成专业群;三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在一个专业群中通过做减法取交集,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学生管理的标准化,采用职业化的管理达到标准化;五是课程的标准化,利用互联网+的思路,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六是教学的标准化,实现一个精彩课堂的四个要素:实用、励志、互动、幽默;七是评价的标准化,通过考试系统来进行评价的标准化。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侯涛指出,企业期望招到的人才是: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足够的创造力和再学习能力、有专注投入工作的精神、善于沟通、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但在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也存在问题:从招聘角度来看,流失率比较高;合作培养人才效率比较低,企业不堪重负;在科研合作方面,学校与企业的目标有偏差,学校注重科研成果而企业看中应用;师资方面,高校教师重教学和科研,与企业有一定分歧。
四、学者视角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因此也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杨钋对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实践参与情况的比较研究发现,专业硕士的实践参与率较高、实践时间较长、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关联度较高、对实习满意度较高。从课程、指导、实习三个维度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充实,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专业硕士设置的就业导向课程较多;(3)专业硕士在校外实习时配备的实践导师较多;(4)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长、专业相关度较高。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就业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融合,专业硕士的平均收入稍高于学术硕士,工作稳定性没有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以学生发展所反映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及其团队对“应用技术大学设置标准”进行了研究。她们在实际调研、专家访谈和参考国外经验及理论的基础上,遵循突出应用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保持较高门槛三个原则,设计了应用技术大学的设置标准对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评估。标准由8个一级指标、20多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特色的项目构成。评估方法采用学校自评、第三方评估以及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提出的标准强调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能够服务行业和地方;办学规模要突出小而精,不对办学规模做硬性规定;希望建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机构等参与学校治理,建立由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等参与的院校理事会制度;双师型教师数量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达到80%是比较理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教师梯队;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优势互补,与企业要携手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郭建如回顾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构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比较了高职转型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不同,并对省级政府引导和支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差异进行了分析,还对地方本科高校目前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中所处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范式转变,尤其要集中关注组织结构、培养模式、校企结合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最后,郭建如教授和博士生吴红斌还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调查,分析了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能力和素质产生的影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陈霞玲从资源依赖的视角剖析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相关问题。通过对2省7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组织应对策略调查,发现目前高校采取的举措以适应和改变为主,也有沟通谈判的举措,但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机制。生存型高校采用顺从、缓冲、适应等策略较多,发展型高校采用沟通谈判、改变和创造等策略较多。当环境有利时,生存型高校可以舒适生存,发展型高校则选择扩张;当环境不利时,生存型高校可能会选择牺牲组织核心权利,改变自身组织要素,而发展型高校则选择停止扩张,保存实力。研究发现,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不是技术,而是组织能力,提升组织能力必须对人事制度、激励评价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从资源依赖的视角看,平衡和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才是好的领导力。
黄淮学院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刘彦军认为,“学校要闻”栏目可以有效反映一所高校社会服务的情况。他选择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7所高校作为样本,截取近一年来“学校要闻”栏目中的社会服务相关新闻进行文本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高校社会服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倾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特色性等特征,服务地方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计划性、系统性不强、核心能力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理念滞后、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最后,他建议地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从以间接服务为主向以直接服务为主转型,从以自发服务为主向以自觉服务为主转型,从以“自我为中心”为主向以“他方为中心”转型,从以“需求驱动”为主向以“内生驱动”为主转型,从以“粗放型服务”为主向以“精准型服务”为主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刘云波对中高职衔接教育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她根据学生发展理论,设计了包括学业成绩、能力发展和就业期望3个二级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中高职衔接试点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学业成绩方面,试点班的学生专业排名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班级排名无差异;在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试点班优于普通班。在能力发展方面,能力发展综合因子无显著差异,在该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上有所差异(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上普通班占有优势,试点班在考证方面有优势)。在就业期望方面,试点班定位较低,未来深造可能性较低;高职学校在课程、教师、支持条件等方面对两类学生一视同仁,学生自我感知较为一致;试点学生在家庭收入、中考成绩、父母期望等入学背景方面较为弱势。结合访谈收集的信息,反映出中高职衔接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政策初衷被扭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分割式衔接,课程内容重复高,宽进宽出,5%淘汰率难以发挥作用,缺乏过程评估,学业压力过小等问题,这些因素不利于学校和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发展。
应用型高校的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内涵发展、主动服务地方需求、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以及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建设应用型高校,需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资源筹措与配置、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评估体系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深化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合政府、学校、企业、学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应用型高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