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简报
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
编辑:卢晓东 于晓磊 陈虎 黄晓婷 发布时间:2016-03-07
摘要:

本文对部属重点高校A大学2004-2009级本科生的入学机会和大学学业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六年间该校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在10-15%之间,与全国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相比,城乡学生入学机会差别很大。学生入学后,城镇学生群体学业表现大幅度领先农村学生群体,这一差异到本科毕业也未能消除。这表明,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在大学中延续。农村户籍学生是A大学的学习弱势群体,需要给予补习教育等额外帮助。总之,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城乡差异这一问题而言,仅关注入学机会公平还远远不够,政策视角应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大学入学机会公平和大学教育阶段三个方面。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城乡差异是目前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研究和政策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和农村户籍学生在入学机会方面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公平问题;二是城镇和农村户籍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业表现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后一问题意味着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中延续。

研究与舆论普遍关注城镇和农村学生在大学入学机会方面的公平,这一领域已有大量的持续研究,重要的研究者包括杨东平、丁小浩、谢维和、王伟宜等,研究视角和数据基础各有不同。其中,王伟宜以四川省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1982199020002010级学生的学籍和户籍进行研究,发现对农村子女来说,由于缺乏各种资源,除极少数天赋较好者之外,大部分人难以达到高层次院校的入学标准,结果是院校层次越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越低。近三十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部属重点高校中城乡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距最大,其次是普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中的差距最小[1]20159月,北京大学公布了新生数据,当年校本部共招生3159人,其中留学生295人,国内录取2864人中有农村户籍生源416人,占新生总数的14.53%[2]由于教育部有多年全面的大学生电子学籍注册数据库,因此可以完成全国范围内当年、多年、局部、全面的城乡学生入学机会分析,但也许因为这样的数据分析具有一定敏感性,因而尚未有此类公开的研究结果。

城镇和农村户籍学生进入大学后,其学业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定性猜测。一种观点认为,城镇学生在学习习惯、家庭背景、基础教育等方面具有全方位优势,这一优势不仅体现在入学机会方面,而且也将在大学阶段延续。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基础教育阶段城乡存在差异,但大学入学后学生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农村学生具有与城镇学生相同的天然禀赋和素质,他们进入大学后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因而学业表现不一定差于城镇学生。究竟城乡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后的学业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有多大程度差异?由于学业表现定量数据较难以获得,因而全面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熊静、余秀兰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363份学生问卷为基础对此问题有所研究,但问卷数量较少,且为学生主观填写,因此仍有待客观全面数据研究的进一步支持。[3]

本研究选取某部属重点高校A大学2004-2009级六个年级学生的户籍和学业信息,试图从一所研究型大学的视角客观回答以上问题。对以上问题的定量回答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

1A大学2004-2009级学生中城镇学生与农村户籍学生的人数和比例。A大学农村学生占当年入学学生的比例多年徘徊于10-15%之间,最低的2008年仅为10.2%,而同期全国农村人口比例一般在50%以上。

1 A大学农村学生在校生比例

年份

城镇学生

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比例

全国城镇人口(万人)

全国农村人口(万人)

全国农村人口比例

2004

2320

388

0.14

54283

75705

0.58

2005

2162

386

0.15

56212

74544

0.57

2006

2329

334

0.13

58288

73160

0.56

2007

2292

283

0.11

60633

71496

0.54

2008

2324

264

0.10

62403

70399

0.53

2009

2432

309

0.11

64512

68938

0.52

     

SEQ \* ARABIC 1 A 大学农村在校生比例

1A大学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年度变化趋势,全国农村人口比例变化趋势为比较背景。图1显示,2004-2009A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同期全国农村人口比例总体下降趋势一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逐渐增多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A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与中国城镇化进程相关联。另外,2004-2009年间全国农村人口占50%以上,在一个农村人口比例如此高的国家,A大学农村学生比例在10-15%之间,确实处于较低水平。A大学是部属重点高校,其农村生源比例特征与王伟宜等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相吻合。

在基础教育存在城乡差异的前提下,仅仅使用高考成绩作为单一的录取指标,一所大学所录取的城乡学生比例会呈现出较大差异。不少高校在招生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来弥补城乡教育差异。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在自主招生中单独推出了筑梦计划,对部分农村学生降分录取,2015年共录取学生67人。教育部近年推出了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2号),全国计划招生总人数超过5万人,北京大学2015年经由以上计划录取189人。这些计划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均衡,对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形成了有效补充。但除去以上降分录取专项外,2015年北京大学通过高考实际只录取农村生源160人,仅占录取人数的5.59%,这一数据再次凸显出城乡基础教育巨大的、甚至有些危险的差距。

判断城乡间基础教育差距另一个更加深入的指标就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城乡学生入学后的学业表现是否存在差异?

三、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A大学2004-2009级学生,数据中包含较为全面的学号、院系、性别、户籍类型等学生基本信息和成绩。

本研究衡量学生群体学业表现的量化数据基础指标为GPAGrade Average Point),GPA计算公式为:

GPA=所学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

GPA是衡量学生学业表现的主要指标,但它是单一量化变量。由于其可以计算一段学习时间多门课程的综合表现,因而具有综合指标特点。本研究选取大学一年级GPA以衡量入学初期学生学业水平,选取本科四年所有课程GPA衡量大学四年整体学业水平。在删除户籍不明以及辍学、退学等不完整数据后,包括港澳台注册学生在内,每年约有2600名学生可用信息。

单一GPA亦有缺点。不同专业GPA横向不可比,因此本研究基于GPA而继续采用优异指数EIExcellence Index)研究城乡两个群体学生学业水平的相对水平。[4]其中,农村学生群体EI指数是指GPA 排名在所有学生中前30%的农村学生人数与后30%的农村学生人数比值,城镇学生EI指数内涵相同。EI<1,说明该群体学生大部分分布于后30%,整体学业表现相对较低;EI=1,说明该群体学生整体学业表现处于平均水平,即处于前30%的学生与处于后30%的学生比例相等;EI>1,说明该群体学生大部分分布于前30%,整体学业表现相对优秀。30%的比例是基于研究者对该校教师的访谈而设定的比例参数。

四、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

首先以2004级学生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表22004级学生学业表现GPA区间分布人数,其中一年级各院系学生GPA30%中以城镇学生为主,城镇学生一年级EI指数为1.03;居于后30%的农村学生人数多于前30%的农村学生,农村学生一年级EI指数为0.67

经过四年学习,EI的分布情况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四年级毕业时各院系学生GPA30%中也以城镇学生为主,居于前30%的城镇学生略多于后30%的学生,城镇学生四年EI指数为1.05;居于后30%的农村学生人数继续多于前30%的农村学生,四年EI指数为0.61,成绩差的农村学生更多一些。

 

2 2004级学生学业表现GPA区间分布人数

 

GPA30%

GPA30%

 

城镇人数

农村人数

城镇人数

农村人数

一年

708

92

688

138

四年

709

91

676

150

 

3 2004-2009级城乡学生EI数据

城乡/年级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一年城市

1.03

1.10

1.07

1.07

1.03

1.05

一年农村

0.67

0.43

0.49

0.36

0.57

0.48

四年城市

1.05

1.09

1.04

1.07

1.05

1.02

四年农村

0.61

0.44

0.57

0.39

0.47

0.61

 

32004-2009级城乡学生EI数据,城镇学生群体EI指数始终高于1.0,农村学生群体EI指数徘徊在0.3-0.6之间,相差较大。从波动上看,城镇学生六年EI差为0.08其学业表现相对稳定;农村学生群体六年的EI极差为0.31,其学业表现波动较大,有些年份表现非常不好。六个年级的EI数据说明,城镇学生学业表现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农村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学业表现就不佳,毕业时虽然作为个体的学生名次可能有所变动,但整体学业表现继续不佳。他们的学业表现似乎被固化了!即使A大学的本科教育被认为十分优秀,但这种优秀却难以使农村学生的学业表现在四年中获得相对提升(绝对提升、或者说净提升可能存在)。

五、讨论与建议

中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城镇学校在硬件和师资水平方面大幅度超过农村学校,城镇学生从小就接受优质教育,其优势甚至始于幼儿园时期,比如城市会有国外教师任教的双语幼儿园。城乡教育差异的关键在于师资。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已经可以留用更多博士、硕士作为教师,而与此同时,由于师资可以基于市场原则自由流动,因此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优秀师资还存在吸血效应。比如,河南一名因优异教学成绩升任县教育局长的教师,会选择到深圳一所民办中学担任副校长。李涛基于对四川芥县基础教育的田野调查,发现在村落社会中,农村教育体系仅仅作为人才抽水机而存在,是整条教育生态链中价值位阶上的最末端。其使用的人才抽水机概念与吸血效应几乎同义。在李涛所参与的对江西、重庆等920个区县的调研中发现,在5285个总体有效样本中,发生过事实性流动的高达3366个,占总有效样本量的63.69%,在样本量为2274个的农村教师中,有1556个教师具有潜在外部流动意愿,占样本量的68.43%,其中有87.76%的农村教师想流出农村实现外部性流动,而乡镇中学教师的潜在外流比例最高,为76.51%。农村教师群体中事实性流失率和潜在性流失率都偏高。[5]

第二,与学校教育相补充,城镇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补习教育(影子教育)。这类教育不仅与课程学习内容相联系,甚至延伸至体育、音乐、演讲、国外旅行等素质教育层面。城镇学生不仅在课程学习成绩上优于农村学生,还在各类技能、素养、信心等方面全面超过农村学生。曾满超等人对中国大陆初中生课外学习城乡差异的分析表明,城镇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和相关支出均高于农村学生。[6]薛海平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数据(CFPS 2012)继续研究课外补习,发现来自较好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大中城市的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其结论认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活动扩大了城乡和不同阶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的差距。[7]

第三,家庭层面。城镇学生家庭中的父母以及其他亲属有更好的学历、背景、视野以及领先的教育观念,在学生学业帮助、挫折辅助、视野开阔等方面能为子女提供农村家庭无法提供的帮助。如果考虑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因素,这项差异更加显著。

第四,环境因素。城镇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开放和现代化,学生会很早接触网络、艺术馆、博物馆、动物园、音乐艺术演出等,受到国际化、开放、现代等多方面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可以对其未来职业有所了解和规划。这些因素对学生未来成长十分重要,是农村环境很难提供的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并没有拉大,农村学生依靠学校正常水平教育和自身努力,在学生天生资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付出更多努力还有很大机会进入部属重点高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扩大,城镇学生所拥有的上述四种优势逐渐增强,他们的起点优势和过程优势凸显,结果在以单一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指标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录取的机会越来越小。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机会不平等积累的结果。[8]

本文对城乡学生入学后学业表现的实证研究更进一步发现:

第一,城乡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在大学阶段将延续。对A大学2004-2009级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表明,城镇学生群体EI指数始终大幅度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大学一年级的学业表现就不佳,毕业时学业表现仍然不佳,他们的学业表现似乎被固化了。城乡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将在大学期间延续,这似乎是非常悲观的发现。

第二,对A大学的研究发现,农村学生是大学显著的学习弱势群体。大学阶段如果缺乏对农村学生的特别关注,其本科教育中的核心元素如自由选课、通识教育、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生科学研究、大学国际化等,很难使农村学生相对受益。例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开放心灵,超越简单的职业需求、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生发出通识学习的观念和行动,[9]但对于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而言,直接、迅速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加强烈。对于农村第一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如果该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强迫性阅读柏拉图、黑格尔的经典,这类通识教育对农村学生很难生发出意义,并且可能成为他们的学习阻碍。小班研讨课要求学生积极表达、具备批判性思维等,这类思维模式要求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挑战性太大,使得他们很难在这类课程中有优秀表现。大学国际化要求学生具备很好的语言能力,家庭具备很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出国学习、参与学术会议等,但农村学生在这一领域很难参与,即使获得特别资助而能参与,也很难有很好表现。熊静、余秀兰在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对农村学生的访谈就有以下内容呈现:

别人英语都很好,我们当时不考英语听力,听力不行,口语不行,就没有信心和人家比。[10]

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仅仅关注城乡学生在入学机会方面的公平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将政策视角延伸到高中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公平和大学教育三个方面。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教育部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的政策十分必要和及时。建议逐渐扩大总计划的规模,增加对985211高校农村户籍学生专项计划比例要求,使得大部分985211高校农村生源比例短期内达到和超过20%

第二,城乡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将在大学延续,这表明仅仅在高校录取阶段给予农村生源以补偿已经来不及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更加重要。在继续要求城市优秀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前,普遍有2-3年时间支援农村学校外,还应当要求直辖市和其他城市重点中学,以寄宿制方式录取更多农村生源学生,其中应该特别考虑学生家庭背景因素,重点支持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学生,或者说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第三,大学应该普遍建立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支持体系,建立相关机构并积极工作,给予农村户籍学生较强的学术发展支撑类型的影子教育。大学应当对农村学生学业水平进行持续分析,如果发现农村学生为学习弱势群体,应当给予特别帮助。包括:(1)给予农村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使其更可能根据兴趣选择专业,直接改变家庭经济情况;(2)成立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对农村学生予以专项帮助,提高相关能力,包括:口头、笔头表达能力,计算机能力、人生规划,求职、实习等方面能力,重点提供一对一帮助。(3)以高校暑期学校为平台,要求农村学生提前一个月、甚至更早入学,有针对性地专门设计大学教育,对其欠缺予以补课辅导。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分析同时发现城乡差异与中西部差异并存,西部省份的学生学业表现也欠佳,这很可能意味着西部城市学生也是学习弱势群体。[11]

本文结论只是根据部属重点高校A大学六个年级学生学业表现数据获得,虽然结论本身与之前多项研究成果相互印证,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作者对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长的访谈也发现该校同样存在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但仍建议985211高校采用类似方法研究本校农村学生学业表现,积极发现学习弱势群体,逐步建立弱势学生群体支持体系。由于A大学本科教育中具备很强的通识教育、小班研讨课、本科生科学研究、大学国际化等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因素,使得城乡学生有如此显著的差距,也许在一般教学型高校,城乡学生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相关实证研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王伟宜.我国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变化研究(1982-2010[J].教育发展研究,20131):5-11.

[2] 北大新生2015大数据(EB/OL. http://www.mxzzzs.com/zxyw/134-17635.html.

[3] [10]熊静,余秀兰. 研究型大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学习经历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2):46-55.

[4][11]邓溪瑶,乔天一,于晓磊,陈虎,卢晓东,黄晓婷.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效率判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23-27.

[5] 李涛.政策误区让农村教师岗位成过渡[N]. 中国青年报,2015-9-2110 版).

[6] 曾满超,丁小浩,沈华. 初中生课外补习城乡差异分析——基于甘肃、湖南和江苏三省的初中学生课外补习调查[J].教育与经济,20102):7-11.

[7] 薛海平.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3):47-69.

[8] 李海涛.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统计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45.

 

[9] 卢晓东.从通识教育深入到通识学习[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