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在2015年5月5-6日“教育、技术、融资与政策——ICT和EMIS的应用及其政策影响”研讨会上的发言。
一、对慕课的理解
慕课在中国已经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现在热度一直还没有减。它是否预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前景?首先,我认为是的!但是这个前景不是当前概念下慕课的前景,而是“互联网+教育”的前景。慕课作为一个耀眼的示例,展现了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高等教育的现实可能,能够有十多万人同时学习名校的课程,免费,这件事是真的,从来没有过。尽管这样的学习没有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但学完之后就是觉得像上了一门大学的课程,很有收获,而且也有多种形式的“互动”。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我完成康奈尔大学三位教授开设的一门名叫“网络、群体与市场”的慕课所取得的证书。这门课时长10周,总共有79段共约580分钟的讲课视频,要做129道习题,最后要参加一场包括11道考题的考试,完成这些以后就获得这个证书,它是免费的。北京大学也做了一些慕课,比如汉语入门,2014年9月开出,不到半年时间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的20多万人来学习这门课,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这些事都是现实的,都是真的,不是想象的。
慕课来了!我们如何应对?学生、教师、大学、企业、政府都是利益相关者。在慕课(理念与技术)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会有什么样的走向?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讲这就是一场博弈,大家都在追求某种对自己比较好的回报。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均衡,这是我们很关心的。对于社会、国家而言,最关心或者最想看到的就是在一种新的理念或者技术背景下,高等教育从一个传统教育方式下的规模、质量、效益方面的某种均衡达到一个所谓的高位均衡。我们应该避免因慕课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形:规模得到了扩大,但是质量和效益却降低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在现代“互联网+教育”的大潮中无所作为,失去机遇。
二、北京大学的慕课实践
北京大学2013年决定要来做慕课,并提出2013年秋第一批课程上线,5年内做100门课程。我们相信慕课是有生命力的。北京大学开展慕课工作,大概有三方面的理由或者追求:
第一,提高北大的教学水平。大学教学活动其实可以这样刻画,就是一个学生在学校四年修满150个学分,每个学分大概16个学时,总共是2400学时。传统上,学习活动是通过教室上课、实验室做实验以及田野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的。现在,当在线教育融入到大学中的时候,大学就多了一个优化教学活动的维度,这就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使教学有可能做得更好,我们相信这是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办学效益的方向性手段。
第二,辐射北大优质教育资源,承担社会责任。相信慕课能让我们低成本地提供开放课程,同时也成为校园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什么叫低成本?就像做其他一些教学改革工作的成本一样,每个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或形式都是不断有的,都是有成本的。如果做慕课的成本相当于做那些教学改革的成本量级,比方说精品课、小班课、英语课等等,这件事情实际上就可以长期做下去。
第三,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慕课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普遍意义如同电商改变零售业,如同数字化改变出版业的意义一样。我们相信慕课的生命力,同时也感到有很多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待解决,北大应该带头实践和研究。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带动下,两年来北京大学已经有了40多门慕课,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万人次学习这些课程。与以往一些教育资源信息化不同的是,慕课是以课程开设为目的,而不是以建课为终结。过去三学期,最后坚持学完课程的有13000多人,大概一万人获得合格通过,取得证书,北大已发出了约10000份慕课证书。
学校组织开慕课也有比较现实的理由。高校用不太多的投入做慕课,可以带来有价值的回报,这个投入就值。回报包括:提高课程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校声誉,有可能还有一点点收入,很丰富。同时,这样一个过程还深层次激发了老师们对教学的思考,在学校形成了更加浓厚的教学学术的氛围,所以是值得的。
对于教师而言,开慕课有时间投入,但也得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和价值:兴趣热情得到了满足、学校的鼓励、个人成就和荣誉、教学得到改进,也得到一种欣慰,对教师而言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慕课给学校带来的所谓声誉,有些是悄悄的、不自觉就来的。比如:2014年,北京大学慕课课程有3门出现在edX首页一个星期,在Coursera网站首页的12门课里其中有6门是北京大学的课,这也为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过去两年的实践,让我们真切地感到对于慕课这样的事物,尽管刚开始接触时有些踌躇,但教师中蕴含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学习的时候,教师们得到的不仅是激动,其实还有欢乐。
两年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发是,实践是理解慕课的钥匙。建课、开课、用课,这样才能知道哪些事情真的是那么回事,哪些事情只不过是想象的。对于老师而言,做过一遍以后,都觉得很值。我也开了一门慕课,现在乐此不疲。对于大学来说,这样的实践增强了我们达到目标的信心,而且有了考虑新目标的基础。
三、新的目标
北京大学现在正在考虑也运行一个平台,叫华文慕课。2015年2月19日开始测试运行。5月4日在华文慕课平台上已经尝试开出了5门课程:生物信息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程序设计实习、身边的营养学以及人群与网络。两周以后台湾大学将会在华文慕课上开出3门课。华文慕课追求开放性、公益性,不仅会有北大的课程,也欢迎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我们的口号是四个服务:“为在校生服务,为终身学习服务,为高校教师服务,为大学服务”。
当中国有了成千上万门慕课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第一,对在校生而言,可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因为学习形式不一样,管理也需要改革,这就会推动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第二,对非在校适龄青年而言,可以推动一种所谓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这可能会促使大学学制的变革或者改革。第三,对全社会而言,能营造更好的终身学习氛围,促进我们一直很向往的所谓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是全民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一个基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