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简报
创新师范教育模式 培育优秀小学教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实践
作者:彭小奇 发布时间:2019-07-10
摘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0年首创出“初中起点,六年一贯;综合培养,分向发展;三性融合,三位一体;实践导向,师德为先”培养优秀乡村小学教师的“一师模式”,有效解决了高中生源艺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可塑性相对较弱、培养时间短,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和小学教育特性不强的问题。“一师模式”在培养优秀乡村教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乡村教师队伍仍然面临着不少现实的问题,如缺乏学历提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难以安居乐业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议。

  我校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徐特立、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母校,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学校的前身城南书院始建于南宋1161年,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是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学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承担单位。

  自1903年举办师范教育以来,我校一直坚持高举师范教育旗帜,坚守师范教育净土,坚定不移地举全校之力培养教育人才,形成了“培养小学教师,培训小学教师,研究小学教育,造就民族英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基础教育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小学教师。目前,学校在校师范生比例为76.5%,其中公费定向师范生比例达76.84%(11356人),是全国最大规模的乡村公费师范教育承担院校。

  一、改革背景

  我校针对乡村教师“数量紧缺、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素质偏低、流失严重”、师范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恢复公费师范教育,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公费定向师范生;2008年开始培养四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由于本科四年培养时间短,难以兼顾“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毕业生发展潜力大”“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师专业技能突出、教育实践能力强”“音体美综合素质全、能承担全科教学、能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教学”的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和小学教育特性“三性”目标,2010年首创并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通过十二年探索实践,确立了“锻铸师魂,精育师能,追求卓越,服务乡村”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教育传统,培育师范生职业情意和职业信念。首创出“初中起点,六年一贯;综合培养,分向发展;三性融合,三位一体;实践导向,师德为先”培养优秀乡村小学教师的“一师模式”,有效解决了高中生源艺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可塑性相对较弱、培养时间短,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和小学教育特性不强的问题。以“四能四会”(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写会画,能教会研)为师能培养目标,开发师能课程,编著师能教材,实施师能认证,强化师能实践,培育教育智慧,为乡村教育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湖南乡村教育培养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教师,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也为教育扶贫开创了新的途径,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二、改革创新

  (一)培养模式创新

  1.初中起点、六年一贯

  创新教育学制,实施六年一贯培养。六年制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六年,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籍管理采用“二·四分段”,即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注册为中职学籍,两年期满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对口升学考试,招生计划纳入当年全省普通高校对口升学招生计划,考试成绩达到省当年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获得本科学籍并继续学习四年;本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培养过程打破“二·四分段”的学籍管理界限,执行“六年一贯”的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生理和心智发育规律,科学利用六年培养期,按“六年贯通,分段优化;夯实基础,拓展通识;主辅兼修,强化实践”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由通识、专业、任选、辅修、实践五大板块组成的“三性融合”培养方案,前置文化基础、教师技能训练、艺体综合素质养成课程到中职阶段;后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研能力培养等课程到本科阶段。

  2.综合培养、分向发展

  既注重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又注重其个性发展,通过实行主辅修制,使之能承担多门课程教学,适应乡村教师一专多能要求。

  一是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我校对公费师范生的定位是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服务。为此,我校针对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的多元性及实践性等特征,特别是针对培养服务我省乡村小学教育优秀师资的需要,确定以“面向小学,突出特色;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发展特长,倡导创新”为指导思想,采取“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将公费师范生培养成职业情意深、职业能力强、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施小学全科教学能力的乡村优秀小学教师。

  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依法执教能力,使公费师范生具有未来教师所必需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与能力。

  三是以主辅修实现“一专多能”。六年制统一按小学教育专业招生,在此基础上分设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科学教育、教育技术学、音乐学、美术学和体育教育九个专业方向,实现小学学科(课程)全覆盖。在培养期内,要求学生在主修其中一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上,辅修其他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模块课程,使其具备承担多门小学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

  3.三性融合、三位一体

  科学利用六年培养期,实施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小学教育特性“三性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共拟培养规划,共商培养内容,共育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管教育实践”的高校—政府—小学“三位一体”共享资源、协同培养优秀乡村小学教师的长效机制。

  一是确保本科培养规格,把握高等教育共性。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专业课程设置比重,强化学科素养;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创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堂,突出培养“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学理意识、创新意识”,为师范生打牢理论基础。

  二是夯实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突出高师教育个性。适应教师职业及其发展需求,加强师范课程教学,开发利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为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完善教育实践机制,增强从教能力。组建了由67所小学共同参与的小学教师教育联盟,建立了由教育见习、短期实习、研习、小学教育全程顶岗实习构成的教育实践机制,形成了高校、地方政府、小学“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

  三是强化教师技能培养,凸显小学教育特性。优化教师技能培养目标,制定了“一专二能三艺四技五证”教师技能培养目标,要求师范生必须具备一种专业特长,教学组织和教育教学研究两种能力,识谱视唱、少儿舞蹈和简笔画三项艺术素养,教师语言、三笔字书写、心理辅导和课件制作四种技能,普通话合格证、计算机等级证、教师资格证、毕业证和学位证五种证书,以此确保“四能四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创新教师技能训练模式,创建了课前与课中、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堂·日·周·月·期·年”训练模式,即每堂一说(每堂课前进行5分钟说话训练)、每日一练(早自习练普通话、晚自习练三笔字)、每周一展(每周举行一次班展)、每月一报(每月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每期一赛(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师技能大赛)、每年一班(每个学生每年须参加一个兴趣班)。通过实施教师技能考核认证并将认证结果纳入毕业资格审核内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教师技能。

  四是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协同培养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教育局)的行政管理优势和在小学教师公费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实习小学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和在小学教师公费培养中的协同配合作用,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健全、教育人才充足的优势和在小学教师公费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从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培养过程、实践培训等环节入手,强化与地方政府、实习小学三方的深度合作、有效互动,与县市区共建实践基地204个;与67所小学组成“小学教师教育联盟”,协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形成了“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较为完善的“高校—生源地政府—实习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其毕业后能直接走上讲台、站稳讲台、合格履职。

  4.实践导向,师德为先

  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程,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构建“价值引领,双轮驱动,文化熏陶,榜样示范”的三认同教育情怀培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弘扬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为动力,以红色文化和教育文化滋养熏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价值认同、责任认同,培育师范生职业情意和职业信念。

  一是用好思政课主渠道,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以“三新四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好教师。

  二是传承弘扬革命传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参观毛泽东纪念馆和校史馆,以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等杰出校友和280位烈士校友的光辉事迹教育、感动学生,激发其作为一师人的自豪感和未来教师的使命感,增强其发展乡村教育的责任感。

  三是传承弘扬教育传统,以积淀百年的师范教育沃土滋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将优良的教育传统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载体,营造充满师范特色的育人环境,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的乡村教育情怀,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四是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师范生热爱乡村教育。以徐特立、杨昌济等教师楷模的光辉事迹熏染学生,请献身乡村教育的优秀校友兰朝红、吴金成、蒲晴、向立华等现身说法,用实例感染、感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职业自豪感。

  五是实施“三全育人”,培育高尚师德。构建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骨干“五力合一”育人机制和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教育实习、“三下乡”、社会调查、兼职校外辅导员、公益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课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补充机制创新

  1.按需设编,定向招生

  地方政府根据未来乡村教师补充需求,先由当地教育局商同级财政、编办等部门,确定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安排事业编制,确保毕业生有编有岗,再向省教育厅申报按需招生计划,省教育厅对全省申报的招生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全省六年制乡村小学教师培养项目预分计划,根据预分计划确定各县市区当年的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定向招生。

  2.综合遴选,协议录取

  中考成绩达省级示范高中录取线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自愿报名并通过初选者,由我校和当地教育局实施教师职业和音体美专业发展潜质测试,择优录取。学生入学两年后,参加专设的含教师职业技能测试的高考对口升学考试,确保选拔出优质生源。

  3.定向就业,定期服务

  地方政府将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并安排其从教。定向师范生毕业回生源地从教不少于8年(从2018年录取新生开始,从教年限改为不少于6年)。

  三、“一师模式”的突出成效

  1.生源质量好,培养规模大,受益面广,高度契合党中央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战略

  一是传承中师优秀传统,通过对优秀初中毕业生进行两次遴选,确保了培养学校可以提前选拔录取乐教适学、可塑性强的优秀生源。

  二是截至2018年,我校共录取公费定向生21275人,2011—2018届9710名公费师范毕业生中,仍有9082人从教,平均从教率达93.53%;有8210人在乡镇以下学校从教,占比达90.40%。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秀师范毕业生在乡村教育中“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缓解了湖南省乡村教育师资紧缺的局面。

  三是21275个学生家庭直接受益。公费师范生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例如我校2010级首届初中起点公费定向生中,65.38%的学生家庭月平均毛收入低于2000元,公费师范教育使这些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免于辍学,贫困生进入高校公费学习,显著减轻了家庭负担,带编从教,收入可靠,产生了“一人学成从教,全家脱贫在望”的教育扶贫效应,为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2.培养质量高,补充有力,显著提升了湖南乡村教师队伍水平

  一是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艺体素质突出。在校公费定向师范生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和学科竞赛奖1615项(全国性奖535项)。2011—2017届毕业从教的7298名公费师范生获得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奖4680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130人次,省级奖励785人次,市级奖励865人次;2016—2018届4216名六年制公费师范毕业生获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奖446人次。

  二是毕业生发展势头好。大多已成为乡村教育骨干和领头羊,2011—2017届从教的7298名公费师范生中,已有629人成为所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其中校长24人,副校长52人,中层干部553人,中层以上干部任职率达8.62%,充分说明我校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素养高,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立德树人效果显著

  首届到岗履约的1361名毕业生已崭露头角,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如入职5年获评全国首届“最美乡村教师”的吴金成(全国仅10人)、入职5年荣获“运达乡村教师奖”的唐丽香、入职4年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蒲晴、入职1年荣获2017年“全国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一等奖、2018年当选团中央候补委员的向立华等。全国首届“乡村新生代教师奖”15名获奖者中,我校公费定向毕业生占了8名。

  4.形成示范推广效应,获得师范教育界高度认同

  “一师模式”已被湖南省教育厅推广到全省8所高校,培养对象由小学教师推广至幼儿教师、中学教师,2017年招生9623人,2018年招生1万多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多次来校调研,安排我校参加师范教育改革研讨,并向其他省市教育厅及高校推荐“一师模式”。“一师模式”实施以来,国内50余所兄弟院校来校学习交流;山东等近10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来校考察,其中已有山东、广东、甘肃、重庆等25省市学习借鉴我校成功经验并开展了类似公费定向培养试点工作。

  5.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受到各界高度赞誉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陈至立、刘延东、陈希、杨洁篪等来校视察,对我校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予以高度肯定。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对我校培养优秀乡村小学教师的宣传报道达130多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16家中央媒体宣传报道33次。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近五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我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全国200多所开办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四。2018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为唯一获得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的高校(全省共36个单位)。

  四、乡村教师队伍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建议

  (一)现实问题

  1.缺乏学历提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地方师范院校由于缺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致使大量真正下到乡村基层任教的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缺乏进一步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享有“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免试攻读教育硕士计划”等激励政策。

  2.难以安居乐业。乡村教师住房条件差;医疗无保障;恋爱无对象;异地婚姻不稳定,家庭生活不正常;子女入托、入园难。

  3.精神需求难以满足,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不强。乡村教师青春激情褪去之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服务期满后的最现实选择是离开偏远乡村。

  (二)建议

  1.显著提高教师物质待遇,增强其职业获得感。一是实行激励性岗位津贴差别化制度——越是在边远贫困地区执教的教师,其岗位津贴应越高。打破岗位津贴资金县域统筹制度,建立省域统筹机制,避免因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财政收入差异导致津贴难以落实;二是实行乡村教师工资教龄累进制度——教龄越长,奖励性工资的增长幅度越大;三是完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周转房、公租房、商品房、奖励房……);四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医疗、养老、子女就学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指数。

  2.满足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增强其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一是实施政策性倾斜——优先支持乡村教师培养培训、晋职晋级、评优评先;二是建立乡村教师从教功勋奖励制度——设立教育奉献奖、功勋教师奖……褒扬乡村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优秀事迹,使其有职业尊严感、自豪感;三是改善乡村文化生活条件,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满足乡村教师精神文化需求。

  3.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育学硕士计划。使真正下到基层任教的公费师范生有进一步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对于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数量、提高乡村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2017年湖南农村小学专任教师19.94万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39人,占比0.22%,严重缺乏高学历、高水平的课程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严重影响乡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应主要由具有教育学硕士培养实力的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培养工作,使乡村教师有机会接受硕士学历教育,为乡村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优质人力资源基础。

  4.建立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奖补机制。公费师范生中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要求“全面发展、多能培养、注重实践”,各培养高校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技能训练、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事实上要比一般本科生的培养成本高出不少。目前,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生均拨款经费已达3万元以上,我校公费师范教育由省财政支持,目前生均拨款经费不到2万元,教育部应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办学困难和师范教育的公益性质,建立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奖补机制,使地方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逐步达到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的生均拨款水平,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公费师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对公费师范生培养多的省市,可适度减少特岗教师计划。据调查,公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教育情怀、职业稳定性、乡村教育生活的适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特岗教师。当前在湖南这样的有较充足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省份,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乡村学校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认可度普遍远高于特岗教师。建议在公费生招生人数较多的省(市)(如湖南省),允许省(市)适度减少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减少计划报经教育部同意后,中央财政下拔到省(市)的特岗教师补贴经费总额保持不变,将减少特岗教师计划的那部分下拔补贴经费投入到公费师范生培养上,以培养造就一支真正“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