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享了关于高校财政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与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政策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
2018年11月24-25日,“第四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分论坛“高校财政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与绩效管理探究”于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举行,邀请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供与会者交流与探讨。
11月24日下午论坛由中国药科大学总会计师吴应宇教授主持。首先,南京师范大学唐万宏教授以“改革完善江苏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研究”为题做了报告。此项研究主要是基于实现江苏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江苏省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改革完善江苏省属高校财政投入机制的现实需要。而此项研究的深层理论意义在于提出江苏省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的新方向,为促进江苏省财政投入结构优化提出一定的理论支撑。唐万宏教授首先梳理了江苏省属高校预算拨款的现状,并分析了目前江苏省属高校预算拨款过程中的问题——江苏省高校预算经费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高校财政预算投入缺乏绩效导向等;接着,对上海、浙江、山东等9个省市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梳理;最后,结合中央及其他省市出台的改革高等教育预算拨款制度的方案以及江苏省属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江苏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此项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充分结合江苏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对于江苏省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教育财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咨询参考。
鉴于我国当前的财政教育专项资金评价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而相关的文献也很缺乏,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熊筱燕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基于江苏省属高校2012-2016年的数据,对江苏省属高校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进行了绩效评估研究。研究首先确定了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指标,其次,在众多绩效评估方法中,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该分析法一方面适应于多投入多产出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属于量化指标,降低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随意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江苏省属各高校专项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且各高校之间对于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差异较大;从相关性角度看,大学排名与效率指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与人才培养得分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提高高校的创新性与创造性、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专项经费支出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等。此项研究为江苏省高校财政性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估提供了研究思路,并对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苏州大学财务处孙琪华处长结合其在苏州大学的实践经验,以“高校预算改革与绩效管理”为主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近年来,就高校预算而言,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意见,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而高校预算是中央对高校财政拨款的重要依据,高校预算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孙琪华处长介绍了高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大部分。其次,分析了高校预算编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机制不健全;(2)业务融合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不高;(3)预算执行率低,资金统筹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孙琪华处长提出了具体的高校预算改革思路和措施。高校预算的编制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因此在编制高校预算过程中,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加大资金的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要深化预算改革、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围绕“地方政治精英与党委常委集体对教育财政支出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主要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以地方决策主体(行政首长、党委书记、党委常委)和教育财政支出为研究对象,选取地级行政单位以及2015年的截面数据,通过求占比和求平均的这种“拟人化”手段描述地级党委常委集体的基本特征,将其与党委书记、行政首长的人口学特征和任职经历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三组回归模型探讨地级政治领导个人和集体特征与教育财政支出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得出以下结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官员并不会重视教育财政支出,常委集体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显著性和影响力度大于政治精英个人特征,部分少数民族官员对于教育财政支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此,该研究团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要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教育财政支出决策协商;第二,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支持力度,保证教育“精准扶贫”;第三,要将教育供给情况和民众满意度纳入绩效和任免考核标准,激励地方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支出。
11月25日上午,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继军教授主持。首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斌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名校及分校的学区房溢价:声望效应与升学效应”的报告。黄斌老师以及他的研究团队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学区房现象。义务教育非均衡化的现状、学生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导致了学区房溢价的出现,学区房溢价可分解为升学效应和声望效应。黄斌老师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目前该方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接着以南京市为例,选取了南京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江宁区为研究对象,遴选了部分名校及其分校,绘制了学校分布地图;收集了房价、建筑特征、校区特征与邻里区位特征数据,构建研究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家长对于优质教育资源依然具有前列的出价偏好,目前义务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各地推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似乎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推行名校办分校政策的同时要减少分校与名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警惕分校规模扩张,防止“众星捧月”现象。
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其对于英国大学科研绩效评价与绩效拨款机制的研究。基于我国“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绩效导向”的政策思路,首轮“双一流”建设进入中期阶段,社会各界对于接下来的绩效评估与拨款动向都十分关注,因此,如何研制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程序,设计合理的绩效拨款机制,仍然是我国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挑战。宗晓华教授选择了最早开展大学科研绩效评估和绩效拨款的英国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首先介绍了我国学界对于英国大学科研绩效评估与拨款的研究现状,一方面是注重评估过程而忽视对基于结果的绩效拨款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英国最新一轮的科研卓越框架(REF2014)评估及其拨款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宗晓华教授重点介绍了英国REF产生的背景、评估机制和拨款机制,对英国REF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政策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1)提高评估决策与评估过程的制度化程度,保障评估的透明度、权威性和公信力。(2)大幅归并学科,解决分科过细的问题,鼓励跨学科研究和跨机构合作,分科过细不利于大学学科的优化,也抑制了跨学科研究和知识创新。(3)借鉴英国REF机制,引入影响力评价,兼顾学科逻辑与社会需求逻辑,突出科研的社会经济导向,注重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和社会需求导向。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已进入中期阶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因此,对于其科学评估意义重大,而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绩效拨款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熊筱燕教授从另一个角度对于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进行了研究,即基于基尼系数对其进行均衡性测度研究。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有利于调动各高校积极性,为各个高校造就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供物质基础。因此,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专项经费投入均衡性,提出高等教育财政性专项经费投入的改进策略,对于促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基尼系数在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均衡性测度中的适应性分析,熊筱燕老师构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性测度模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建设、国际化建设四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来构建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配置均衡性测度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用综合均衡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选取了S省高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均衡性测度框架的构建可以充分反映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是否均衡,这对于今后财政性教育专项投入的调整以及促进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正博士报告了“江苏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财政支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完善江苏地方高校财政资金投入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是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该课题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绩效评价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基于江苏省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与江苏省地方高校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与产出现状,运用计量经济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原理,采取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计算方法,对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科学计算。在调查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江苏地方高校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绩效评价数学模型,丰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框架和内容,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可操作的江苏地方高校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基于数据分析,对江苏省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工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形成高校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入社会评价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考核体系;注重评价结果应用,改革完善绩效拨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