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团队
宋映泉
电话:010-62759338
传真:010-62756183
电邮:yqsong#@#ciefr.pku.edu.cn
邮政地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楼412A
研究方向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财政,
研究课题
  10/2009-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及财政支持研究”

  10/2009- 课题负责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教育部?“我国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成本及经费筹措机制研究”

  09/2009- 课题参与人 大连市教育局?“大连教育中长期规划”课题

  03/2009-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就学影响研究”

  01/2009- 课题参与人 宁夏科技厅?“宁夏创新型高中公平、效益与成本效益研究”

  09/2008- 课题参与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四川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监测课题

  07/2008-11/2008 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我国教育中长期规划?“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和普通高中)教育财政问题研究”

  04/2008- 12/2009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陕西省贫困县初高中生信息干预实验研究项目

  06/2008-09/2008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校舍地震安全的财政体制国际比较研究”

  01/2008- 课题参与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高等教育扩张模式比较研究

  10/2007-12/2007 课题负责人 财政部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研究”

  09/2007-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筹措模式研究”

  06/2007- 课题负责人 财政部 ?“两为主”政策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支持机制研究

  06/2008- 11/2009 项目负责人 世界银行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世界银行-北京大学 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网络”年轻学者支持计划

  05/2007- 06/2007 课题参与人 世界银行项目 ?“义务教育新机制”实施效果研究

  06/2004-12/2005 研究顾问 香港李嘉诚基金会 ?参与课题“汕头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个案研究”。该课题由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由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与该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以及该校校领导研究讨论学校之发展战略及定位。

  06/2003-06/2004 研究助理 伯克利加州大学

  参与课题“关于员工在工作单位中未能满足的学习需求研究”。该课题由伯克利加州大学教育学院David Stern 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由加州大学劳工与就业研究所资助。与旧金山湾区几个工会合作,设计问卷,并负责抽样。

  06/2002-06/2003 研究助理 伯克利加州大学?参与课题“在工作中学习:有何趋势?”。该课题由伯克利加州大学 教育学院David Stern 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由加州大学劳工与就业研究所资助。作为核心研究人员,负责对美国现存几组长期跟踪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研究论文得以在国际刊物发表。

  06/2001-06/2002 研究助理 伯克利加州大学

  参与课题“关于在高等学校中使用信息技术(IT)的成本效益分析” 。该课题由伯克利加州大学教育学院David Stern 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由安德鲁.梅隆基金会资助。协助完成研究报告提交该基金会,并独立完成工作论文。

  06/2001-05/2002 研究助理 伯克利加州大学 ?独立承担课题“美国的中国及墨西哥移民学生的学校经历”之数据处理、维护及分析。该课题是“哈佛移民研究项目”之子课题,由Carmina Britain博士作负责人。

  09/2001-12/2001 课题负责人 伯克利加州大学?受美国加州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委托,承担课题 “关于高中经济学课程考试的分析研究”之任务,与另一博士生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09/1995-08/2000 课题参与人 北京大学?曾参与多个教育科研课题,其中包括由王义遒教务长、高教所喻岳青教授、陈向明教授、社会学系杨善华副教授等主持的多项课题。这些课题有的来自教育部、有的来自北京市教委、有的是自选课题。独立或合作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研究成果
  Song, Y.Q., Loyalka, P., J.G Wei. (2009)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and career planning inform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ing and work choices: evidence from a province-wide cluster-RCT in China.” CIEFR Working Paper

  Song, Y.Q., Loyalka, P., J.G Wei. (2009) “Who has the information on financial aid policies for uppe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 CIEFR Working Paper

  Song, Y.Q., Loyalka, P., J.G Wei. (2009) Does going to public schools matter for migrant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CIEFR Working Paper

  Loyalka, P., Song, Y.Q., J.G Wei. (2009)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id information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college choices and financial aid receipt: evidence from a province-wide cluster-RCT in China.” CIEFR Working Paper

  Loyalka, P. , Song, Y.Q., J.G Wei. (2009).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Sorting acros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IEFR Working Paper

  Loyalka, P, Song, Y.Q., J.G Wei.. (2009). “Is Aid Reaching Poor Stud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acros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IEFR Working Paper

  Loyalka, P, Song, Y.Q., J.G Wei.. (2009). “Does college selectivity matter? New evidence from China using the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CIEFR Working Paper

  Song, Y(2008). Family income distribution, education spending and afford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vocational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CIEFR Working Paper, Beijing.

  Song, Y(2007). A report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id on enrol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vidence from a survey study, CIEFR Policy Brief Prepared for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Beijing.

  Stern, D., Song, Y., O’Brien, B. (2004). Company tra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0-2000: What have been the trends over t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8 (3), 191-209.

  Song, Y. (2003). Are ther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in higher education?”,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Song, Y. (2003). Is it cost effective or n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using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IT) in higher education, Working Paper ,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Song, Y. (2002). Does family background or school make a difference i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Song, Y. & Morell, L(2002) . An analysis of a high school Economics exam for the Buck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Song, Y. (2001). What forces shaped the educational movement?---The community college: it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宋映泉,罗朴尚,魏建国 (2009) “农村初中阶段学生教育分流意向、实际教育选择及影响因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工作论文

  宋映泉 (2009)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田野调查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简报 2009年第8 期 (总第34期)

  魏建国,罗朴尚,宋映泉(2009) “大学生放弃入学机会及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工作论文

  宋映泉 (2008) “陕西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性与质量的描述性分析”,西部大开发回顾研讨国际会议报告,西安

  宋映泉 (2008) “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体制的国际比较”, 内部报告交教育部

  宋映泉 (2008). “三类院校学生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费用粗略估算”,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工作论文

  宋映泉 (2008). 校舍安全何以保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3(3) 47-61.

  宋映泉、田勇强 (2000). “评价课程还是评估教师? ---影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因素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上海), 23 (3), P37-41.

  陈向明、宋映泉等(1998a). “‘做人’与‘做事’--- 劳动力市场对理科大学生的新要求”.《高等教育论坛》(北京), 33(1), P59-66.

  陈向明、宋映泉等 (1998b). “劳动力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21(1), P68-71.

  杨善华、王文清、宋映泉 (1997). “我们面临的抉择---北京大学理科毕业生跟踪调查”.《高等教育论坛》(北京),32(3),P49-56.

  宋映泉 (1996).“ 关于北京大学理学试验班计划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初步研究”.《高等教育论坛》(北京),28(3), P19-26.

  喻岳青、宋映泉.(1996).“一个试验班模式及其课程设计的初步探索”.《高等理科教育》(兰州),13(3), P33-41.

  陈向明、崔艳红、宋映泉等 (1996).“理科人才素质以及大学课程结构改革”.《高等教育论坛》(北京), 28 (3), P6-13.

  汪厚基、宋映泉(1996)“北京大学的理学试验班初探”.《特殊教育》(优才教育专刊)(南京),39(12),P40-41.
教育背景
  12/200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教育经济学专业。

  05/200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学位,教育学专业。

  07/1995,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管理工程专业。

  07/1993,天津大学教育学(第二)学士学位,高等教育管理专业。

  07/1991,四川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
工作经历
  01/2007-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副教授

  负责职业教育财政、学前教育财政、流动儿童教育相关的财政问题研究

  09/1999-08/2000 北京大学教务部教育教学评估室 主任 助理研究员

  全面负责全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包括组织学生课程评估;年度教学优秀奖评选;国家/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优秀主干基础课评定;协调“老教授教学工作调研组”工作等。此间,也曾参与由教育部组织的对南开大学优秀本科教学的评鉴工作。

  07/1995-07/1999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 干部

  负责全校与本科教学改革及创新有关的几个项目之组织及评鉴工作,包括文理科试验班、李政道先生资助设立的“君政基金”等。

  其它

  1,08/02-08/10/2004 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担任英国剑桥大学校长Alison Richard教授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校长Larry Faulkner教授 之助理。

  2,05/2002-09/2003 参与创办“伯克利中国评论”(Berkeley China Review),并担任主席一届。

  3,03/1997-07/2000 《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志愿者,曾任该热线理事一届。

  4,07/1998-09/1998 参加总部在英国的“国际雷励组织”(Raleigh International) 在中国开展的青年成长及社区发展项目,作为志愿者到山东、江苏等地参加环保及社会发展多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