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
安徽省X县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发布时间:2009-10-01

摘要:

关键词: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①]2009年9月22日至25日对安徽省X县七所学校的调查,现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简称“新机制”)实施之后农村学校的新情况、新问题报告如下。


一、 学生跨区域流动、学校布局调整及其对“新机制”成效的影响

根据X县的调研,对于“新机制”实施成效特别是对于中央资金投入政策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两大类学生流动情况:学生的跨区域流动和学生的跨体制流动。跨体制流动指的是学生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的流动。本节将主要介绍跨区域流动的情况。

对于学生的跨区域流动,根据X县的情况,首先,这种流动有时并不是人口流动化、城镇化导致的后果,而往往是学生家庭为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主动采取的行动。以往我们将学生流动视为被动的、伴随着家长就业城镇化而产生的后果的判断有必要修正,但是这种主动的教育流动在所有学生流动中占有多大的比例还需要深入研究。也因此,本报告使用“学生流动”而不是“人口流动”概念来描述此类现象。

第二,跨区域流动又可分为跨省际流动、省内跨地市流动、跨县际的地市内流动、县域内的跨乡镇流动、乡镇内流动。这些不同层次的流动对于未来不同层级的学校的布局调整和财政机制的改革具有不同的政策影响,值得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研究者观察到,在X县这样的地区,农村家庭已经表现出在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尽力为孩子寻求最高质量的学校的强烈倾向,并愿意为此做出经济方面的投入甚至家庭方面的牺牲。经济能力越强的家庭,越有可能将孩子送到地市或县城学校就读;经济能力最差的家庭的孩子往往在本村就读。家长们已经开始更加关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普遍地对于学校之间课程齐备的情况、师资情况的差异了如指掌,农村学校师资较差、而且不能开设英语课、计算机信息课是驱使儿童异地就学的主要原因。另外,孩子就学的选择反映出家庭的收入差异。那些伴随父母到城市打工的流入地就学的儿童总的来说是少数,部分的原因在于这对于父母的收入和工作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大多数打工人群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其次,我国各省在高考等制度方面的“划地而治”促使家长做出为了避免孩子多次转学、尽量在家乡较高质量公办学校就读的理性选择。

X县为例,2005年全县流向地市以上地区的学校的小学生数约为800人,初中600人;到2009年小学约为900人,初中为650人。[②]X二中一个学校,过去每年约有40-60人,09年达到了80人流向六安、合肥等地的学校。根据该校校长的介绍,六安市的中学等流入地中学通过扩招来解决当地学生招生名额被挤占的问题,扩招比例达30%。而对于X二中这些县城中学,在服务区域的学生流出的同时,也有城区外的学生流入。X县城初中生人数在05年到09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城区外学生的流入。


1 2005年—2009年X县城初中学生人数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900

2039

2092

2289

2255



X县Y学区,2009年流向地市以上地区的学生数,小学估计有35人,初中估计有15人。与此同时,在学区中心校附近有一个“陪读村”。这里原来是一个度假村,目前房屋被全部出租给陪伴孩子在中心校(以及镇上的民办幼儿园)读书的家长,共计有50-60户之多,家长多为“陪读妈妈”,其中也有5-6位“陪读奶奶”。访谈发现,这些“陪读妈妈”几乎全部具有在大城市打工的经历,见多识广,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十分深刻。她们租借在“陪读村”内,有些孩子来镇就读是因为本村没有学校或幼儿园,但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本村有学校但还是选择了异地就学的案例。




专栏1 安徽省XY陪读村访谈记录




家长1:我在上海打工了五、六年。为什么不带孩子去上海上学?因为去了那里,孩子只能上民办的学校,质量很差,而且到了六年级时还要让孩子转学回来。那些民办学校还不如家乡的管理比较严的公办学校。在陪读村,每个月租金是65元。我周末在餐馆打打工,每个月收入650-750元,足以支付我和孩子两个人的花销。


家长2:我的孩子今年5岁,在上镇上的民办幼儿园,我们是去年就来这里了。来自杨山村,距离镇上6公里。民办幼儿园每个学期收费是260元,去年是280元。爱人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干农活。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边,其实也不会干那些农活了。

家长3(陪读奶奶):我是来陪读孙子,丈夫是村主任,村子里有一个完小(纸河小学)。那个学校有4个老师,120多名学生。4个老师中两个都是五十多岁了。老师们总的来说都很努力,但是水平总是那个样子,而且家务事多,家长们有意见。另外,那个学校课程开不齐,还有复式班,特别是没有电脑课。电脑课只有中心校有。



第三,政府对于生源方面的管制逐渐失效,这对于推进教育均衡化政策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所谓政府在生源方面的管制,是指政府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配对者”,政府决定每个学生去哪个学校就学,决定每个学校从哪个居民区(村子)招收学生以及什么样的学生。对于生源的管制,是我国政府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最根本的管制,决定了每个学校的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控制了每个学校最终的教育结果,以及在人群之间教育机会的分配。对于各个阶段的学校来说,教育的产出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的质量。如果学校之间生源质量的差距越拉越大,政府的其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例如财政投入和教师配置方面的手段,其有效性将十分有限。


在基础教育领域,传统的生源政策是“划地而分”、学生就近入学。但是,当前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情况是一方面较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校对于优质生源的主动的、跨区域的争夺越来越强烈,这种争夺甚至表现为省级、地市级的优质学校到农村县级学校抢夺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家长为寻求更高质量教育异地就学的强烈趋向。与此同时,学校之间质量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以及在学龄人口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政府采取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措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5年布局调整实施以来,X县全县撤并初中7所、小学81所,初中校均学生数由522人扩大到747人,小学校均学生数由90人扩大到173人。对闲置校舍视交通、校舍情况等分别采取挂牌拍卖、资产置换、无偿归还予以处理。在Y镇,原来 17个行政村都有小学,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做法是撤并小学高年级,将村小和教学点的五、六年级合并到中心小学并实行寄宿制,三、四年级则强制划片就近入学,村小学只办一到四年级和学前班,教学点只办一、二年级和学前班。

大多数校长和老师认为,撤校并点有利于教学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中心学校生活用房不足,如Y中心校住宿条件为大房间每间48个人,小房间每间24个人,“睡得下,站不下”,另外必须保证教师周转房以管理住宿生。(2)学生就餐存在问题。在没有食堂的学校,学生带菜而学校负责蒸熟,无法满足学生们的营养需求。(3)在有食堂的学校,住宿生的伙食费是很大的一笔负担,只有少量贫困学生能够得到额外的补助。在Z镇中心校,研究者了解到住宿生每天的伙食费最低6.5元左右,最高9.5元,这样每学期学生在伙食方面的支出达到400元。而X寄宿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是小学500元/年、初中800元/年。(4)同时还存在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住宿以及父母陪读的问题,前者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后者则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成本、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

值得指出的是,老百姓[③]对于撤校并点的政策并不是完全认同的,在很多情况下是无可奈何接受的。这主要是因为教学点师资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难以配齐和补充年轻教师。研究者在2005年X县戴坳教学点调研时得知教学点普遍存在“三个老师五颗牙”这种师资严重老化的情况,四年后偏远学校的师资配置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善。

从财政角度看,学生跨区域流动和学校撤并的主要影响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寄宿生生活费补贴的覆盖面和补助标准的调整问题。由于该项资金在安徽省的“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机制中由县级政府承担,县本级为此投入87.5万元/年,覆盖面为初中生2000人,小学生500人,仅覆盖了全县3%的全体学生。而该县95%初中生寄宿,该比例在小学也达到了30%。

第二,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的基建资金需求。校长们普遍建议仍需加大基建投入,而且在新近有基建项目的学校,挤占公用经费的情况不时存在。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以无形的投入的不足掩盖有形的投入的不足”的问题是最为急迫和最为令人焦虑的。如前所述,老百姓之所以要“教育移民”,关键在于城乡教育质量差距持续拉大,家长更加关注的是课程和师资这些教育过程的因素和孩子就学的教育结果。但是,学校对于调研者建议的下一步财政投入的重点仍然往往是硬件投入,这种反差值得深思。二、学生跨体制流动及其对“新机制”成效的影响

“新机制”的目的是在保障农村孩子有学可上的同时减轻家庭义务教育负担,但是随着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向民办教育倾斜的政策,有许多家庭选择了上民办学校。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就读民办学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升高,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形成了系统性的质量差距,而政府允许民办学校采取高收费的政策,那么总的来说免费义务教育的降低民众教育负担的主要政策目标将不可能实现。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迅速发展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高度的政策关注,政府必须及时拿出相应对策。

X二中与金城中学的案例具有一定典型性。X县县城原有X一中(高中)、二中(初中)、一所师范学校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在2003年的布局调整时,师范学校并入了X一中,职业技术学校并入了X二中。X二中和职业示范学校在合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职业技术学校存有债务负担,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分流困难等。面临这些实际困难,学校及相关领导部门决定按照“国有公助民营”的模式建立“金城中学”,“国有”指的是办学主要依托的职业技术学校校舍的资产为国有,“公助”就是由X二中提供师资,“民营”就是按照民营机制运转,例如实施教师聘任制。2003年该校开办后招生数量即达到236名。2007年进一步完善了金城学校的办学体制,实施了“股份制”。在“股份制”当中,民营股主要是学校教职工个人参股,X二中以资产入股(金城中学的资产属于X二中)。金城中学成立后陆续得到总共400多万元的投入,建成了1600平方米的教学楼。

X县县城每年的小学毕业生或进入X二中、或进入金城中学,两者呈此消彼长的态势。从2005年开始,金城中学的招生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06年即超过了X二中的招生数。2009年金城中学招生数回落,这和政府试图平衡两校的努力有关。金城中学目前的学费标准为2200元/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费中只给了这所学校免费教科书资金。教师纳入社会招聘,按公办教师的标准待遇,其他根据业绩进行奖励。学校有30多个教师。每年学校学费收入约220万元,在支出中教师人头费为60-70万,支付国有资产租赁20万,公用经费50万,余下的收入由董事会决定用途。



2  2005年—2009年X二中和金城中学招生人数


      年份

学校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二中

1010

900

889

1089

1263

金城

890

1139

1203

1200

992



大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入民办学校不得不引起义务教育办学体制的重新思考。首先,为什么X二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弱弱联合”可以办出这样一个很快得到老百姓认同的金城中学?除了政府支持和利益相关者的努力,这与民办学校的体制优势密切相关。在下一阶段的教育发展中,公办学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否则将可能形成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系统性的质量差异。其次,“国有民办”学校发展的利益驱动及其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值得审慎的分析和思考。金城中学招生数迅速上升也有可能不主要是老百姓的认同而是政府偏重支持民办学校的刻意安排。金城中学的发展显然给参与其中的政府部门、公办学校以及公办学校教师带来了直接的个人和部门经济收益。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利益驱动?另外,在“新机制”中,民办学校学生数纳入了中央和省级专项拨款的基数,在X这些资金也如数到达了县级政府。X县在请示了省级政府后决定仅给予民办学校免费教科书经费,其他经费在全县范围内重新分配。研究者与省、县级有关同志的访谈后感到,这一系列决策是严谨和慎重的。然而,这确实导致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能够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总而言之,面对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央政府确实需要更加明确民办学校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制定具体的相关财政政策。(一)公用经费资金供给情况


在安徽省,2008年春季的公用经费标准为初中375元、小学255元;2008年秋季标准上升到初中500元、小学300元。X县在“新机制”实施后继续了本县从县本级经费中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的政策,县补助标准为每生40元,这体现了该县县级政府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X县为了规范中小学预算行为,县财政局和教育局联合制订了《X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以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预算管理。该文件对中小学预算的原则、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要求、预算科目、预算管理部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件对公用经费中的一些重要科目支出进行了梳理,规定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主要包括:(二)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1. 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的日常公用支出。具体包括日常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劳务费等。

2. 开展教学业务与管理活动支出。具体包括教育教学调研、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学科竞赛、教学参考书、用于奖励学生奖品等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的支出。

3. 开展实验学习、文体活动支出。具体包括实验材料费、实习活动费、体育竞赛费用、开展文艺活动和比赛方面的支出。

4. 购置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支出。具体包括购置实验仪器、教学用具、体育用品、乐器、远教设备、图书、课桌椅、学生用床以及其他办公用品等方面的支出。

5. 房屋、建筑物日常维护支出。具体包括校舍日常维修的材料费、劳务费等方面的支出。

6. 教师培训。具体包括教师参加培训的资料费、差旅费、住宿费等方面的支出。

该文件还对各项支出的比例进行了具体规定:1.交通费按照不高于学校年度定额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2%安排;2.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定额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3.招待费按照不高于学校年度定额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2%安排;4.学校安排用于教学教研方面的支出不得低于定额公用经费的30%。这种重要科目支出比例的具体规定对于引导中小学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我们对X县Z镇和Y镇两个乡镇中小学预算管理的调研,发现这两个乡镇的中小学都有比较完备和细致的预算报表。

此外,这两个镇的中小学每月都有一份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这也体现了X县中小学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水平较高。如,表3和表4分别统计了Y中心学校、Z镇中心校2008年12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由表3可知,Y中心学校2008年全年支出和公用支出数都略低于年初预算数,尤其是教师培训支出和专项公用支出均远低于年初预算数。Y中心校校长给出的一个解释是学年和自然年时间不一致,因此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初预算数有差异。然而,再看X县Z镇中心校12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总支出和公用支出分别占年初预算数178%和164%,对比其11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表(见表5),其11月份总支出和公用支出分别只占年初预算数102%和89%,12月份的总支出和公用支出分别超出11月份76%和75%,似乎有年底突击花钱的味道。




为了防止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被挤占,《X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做出如下具体规定: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不得偿还债务。不得将公用经费用于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支出。严格控制学校自聘人员,学校自聘人员工资及津补贴,不予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严格控制个人津贴、补贴。各中小学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的教学激励机制和内部考核奖惩办法要坚持量入为出,从学校组织的其他收入中列支(包括超课时津贴),不得举债和从上级补贴的公用经费中对个人进行奖励。

尽管如此,我们在对一个中心校实地调研中了解到,该校正在建一座新的学生宿舍楼,由于基建资金短缺,结果部分公用经费支出被挤占用于弥补基建资金缺口。

6统计了Z镇中心校、Y中心校和X二中2008年度各大类公用经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比例。表7则统计了文店小学2008年度各细类公用经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比例。由表6和表7可知,日常公用支出占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平均超过了80%,是主要的公用经费支出。在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中,基本运转支出占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平均超过了40%,是第一大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其次是房屋建筑物日常维护支出;日常公用经费中第三大支出是教学业务与管理活动支出。

X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规定1.教学教研活动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支出总额的30%,Z镇中心校、X二中、文店小学均低于此限额;2.文体活动经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支出总额的5%,Z镇中心校、X二中均低于此限额;3.房屋及建筑物日常维修费按不低于公用经费支出总额15%,X二中低于此限额;4.购置音、体、美等教育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支出,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支出总额的10%,Z镇中心校、Y中心校、文店小学均低于此限额;5.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Z镇中心校、Y中心校、X二中、文店小学全部低于此限额。








(四) 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的一些思考


第一,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培训经费则是保障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为此,X县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但调研发现Z镇中心校、Y中心校、X二中、文店小学的教师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比例全部低于此限额。现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多采用校本培训方法进行,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参加培训返校后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也通过请专家到校给教师上课等方式进行培训。这种作法的优点在于节省费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以及针对性。

根据校长和教师们的意见,如果未来政府将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政策预研究必须将教师培训的严重产业化倾向及其提供主体作为核心的关注问题。一位校长说,现在培训提供者往往是一些社会团体、组织,例如各种学会等,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发函招生,常常是一个一千人的会场挤了三千人,培训过程中安排了很多考察活动,实质性的培训活动很少。作为校长,他感到为这种培训活动支出公用经费是不负责任的。

第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一阶段的重心在于保障公用经费、人员工资和教室维修,随着改革的深入,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和教室的维修经费已有基本保障,而学校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建筑设备的经费缺口较大,因此下一阶段应关注保障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建筑的建设经费。

第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现有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预算结构不能对教师提供有效激励,而在实践中,农村中小学校长经常需要对教师提供经济奖励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种矛盾是农村中小学经常出现挤占公用经费给教师发放奖金和津补贴现象的重要根源。我们应该正视对教师提供经济激励的合理性,同时消除农村中小学挤占公用经费现象的根源,这也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决定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的精神。

安徽省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想为学号终身制,最终的目标是在教育层次上连接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和大学,在地域上跨区域管理,实现全国联网。在学籍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贯彻五个统一:(1)统一基本信息,按照国家的规定设计一套包括学校、学生、学生家庭、学籍变动、学业管理、评价奖惩信息的学籍管理应用软件,规定详细明确为日后连网和数据分析利用奠定基础;(2)统一学号,从小学到高中使用一个学籍号作为终身识别号,便于跟踪记录,控制学生流动;(3)统一建设进度,规定录入工作标准和进度;(4)统一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包括学生学籍审核制度、学生学籍数据上报制度、学生学籍管理数据保密制度等管理制度,保证真实、完整和保密性;(5)统一落实经费设备,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所需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学生的基本信息编码采用了双号,主号和副号进行编码。主号为学生学籍管理的终身识别号,副号采用全省统一的学号编号,包括地区、学校、入学年份等信息。双号系统较灵活,能够详细到山区教学点。中心校下管许多其他学校包括山区教学点,后者为中心学校的子库,这样以中心校为主的编号系统可以反映学生的情况,同时不会控制太紧,给学校布局调整一定的自由度。学籍管理能够在学生无序的流动中掌握一定有序的管理,为公用经费的拨付和学校布局调整提供参考标准,使资金分配更加清晰,另外在教学上学生培养有了一定依据。

安徽省经过了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开发了这套系统,希望这套系统能够将学生“无序的流动”变为“有序的管理”。但是,这套系统是不是就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研究者认同一些基层同志的意见,就是“分项目、按比例”的“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解决了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中央和省级财政确实负担起了主要投入的责任;但是,利益的驱使、管理责任的不对称,导致基层有可能在资金使用上不能尽责、不能提供客观准确信息。(一)硬件建设

经过近年来的大量投入,X县中小学的硬件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据我们所调研的几所学校显示,教学用房已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闲置教学楼的情况。生活用房部分学校反映存在短缺,但可以看到随着中央专项工程(包括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一些学生宿舍和食堂正在建设之中。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根据安徽省和X县的做法,在两年之内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统一实施民生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在X县,2007年和2008年每年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500万元以及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的中央补助资金进行校舍的建设,两年总计4000多万元,改造项目100多个,对本县内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危房进行了系统的改造。所用贷款本金从2009年起从省级财政安排的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中扣还,贷款利息由各县(区)财政承担。


随着近年乡镇调整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趋向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寄宿学生的大量增加和寄宿学生的低龄化。如仙花实验中学在新教学楼落成之后,在2004年将旧教学楼改造成学生宿舍,现在住校学生迅速达到了700多人,占全部学生的比例达到了60%多,另有30多名学生在校外租房;而Y中心小学的住校学生比例也达到了60%多,而且规定只能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住校,其他低年级学生因为无法住校且家庭较远形成了大量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陪读的“陪读村”。

寄宿制学校的快速发展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家庭负担的增加、学校管理压力的增加、学校运行成本的增加等。

1.学生家庭负担增加:根据调研组在学校和农户的访谈情况显示,住宿生的支出相比非住宿生增加很多,平均每月每生的伙食费支出要达到150-200元,这样每年平均增加支出1500-2000元。

2.学校管理压力增加:根据所调研有住宿学生的学校教师反映,教师为管理住宿学生,常常要学生睡觉之后深夜才能回家休息,这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

3.学校运行成本增加:同时寄宿制学校的运行费用也在增加,除了日常的水电费支出增加,寄宿制学校无专门的管理人员,如果将来可能增加管理人员需要带来教育成本的大量增加。

X县农村中小学来看,硬件建设已经不是当前学校最紧迫的问题,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在当前的状况下仍有大量的学生有寄宿的需求,另一方面寄宿学校的发展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寄宿学校。关于寄宿学校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质量的不均衡,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使位于城区或者乡镇中心的学校质量可能明显高于农村学校,为了接受优质教育但由于距离过远所以对寄宿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下一步对于寄宿制学校是否要大力发展以及如何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特别和是中小学的布局调整结合起来。





[]课题组成员包括:王蓉、薛海平、易千、何广前、魏易。王蓉,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薛海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易千,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科研助理;何广前,财政部财科所博士研究生;魏易,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此为县级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的估算数字,现有的管理统计系统不包含相关指标。学校汇报的数字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 X县财政局认为主要是偏远山区的老百姓如此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