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动态
北大财政所举办《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功能分析》新书发布会
编辑:mzhang 发布时间:2020-11-27

  2020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北大财政所”)举办了《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功能分析》新书发布会。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北大财政所客座研究员杨钋副教授。《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一书采用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技能形成领域的央地互动、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协调以及校企技能合作三大议题。

  本次发布会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并通过B站进行了直播。发布会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系郭建如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副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陈李翔副会长、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潘海生教授分别做主旨发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刘云波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田志磊副研究员就该书内容及主旨发言分别进行了点评。1.jpg

  图1《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书影

  发布会上,杨钋首先介绍了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对她2011年以来参与的一系列合作研究项目和合作者表示感谢。随后,杨钋从校企合作之谜、理论视野中的校企合作、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协调以及技能合作创新的中国模式等四个方面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她的发言强调,中国技能形成体制的变迁奠定了技能形成领域央地互动的基础,中央政府通过财政事权调整、财政投入和项目制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技能投资。地方政府通过认可、激励、协调和参与的方式,形成了对区域层面校企合作的地方化产权保护,这种保护受到区域禀赋的调节。地方化产权保护机制和区域禀赋调节机制有可能促进作为社会治理方式的“技能合作创新的中国模式”的出现。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能发展政策和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王星和刘云波作为评议人对新书内容进行了点评。王星提出《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一书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术视角出发对全书的理论框架进行本土化建构,具有很强的本土现实关怀。王星认为本书具有选题有价值、论证有力量、理论对话有深度三方面特点。他还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对该书的后续研究表示期待。刘云波提出该书从系统论的视角打通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界限,在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研究中有原创性和启发性。该书具有多学科理论视角融合的鲜明特点,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为理解多种形态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主旨发言环节,陈李翔和潘海生分别以“产教融合——从对话到协同”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框架分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们从更宏观的层面讨论技能形成、产教融合和技能发展的体制性问题。陈李翔指出,产教融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仍居庙堂之高,并未真正落实到制度安排之中。当前产教融合亟需解决产业与教育如何实现有效沟通的机制和渠道问题,从产教对话到校企合作,再到产教协同双向赋能,陈李翔提出了产教融合新技能云平台和供需精准匹配的培训平台建设构想。在产教融合制度设计层面,潘海生提出了产教融合的制度分析框架。他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特征,供需对接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供需对接又是产教融合深化的核心。随后,他分别介绍了集体协调主义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的职业教育标准的基本治理框架,同时对职业教育标准的基本治理框架进行比较。他认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标准,职业院校标准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依据的外生逻辑。

  随后,郭建如和田志磊就主讲嘉宾的发言内容进行点评。郭建如指出,如何根据人才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未来继续探讨和深入剖析的问题。他认为,主旨发言内容是《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一书内容的有效衔接和拓展。田志磊指出,陈李翔提出的产教协同理念与潘海生提出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框架分析二者存在紧密连接。此外,点评嘉宾与发言嘉宾还就产业链与专业群之间的对接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活动系北大财政所成立15周年庆典活动暨第六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发布会系年会系列活动之“教育财政研究丛书”系列新书发布会第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