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动态
“新常态下的民生财政政策”圆桌座谈会韩民发言记录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1-23

主要围绕新常态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问题做简短发言。新常态我没有研究,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好,无论怎么解释,新常态都跟农村发展有很大关系,跟三农解决有很大关系,所以我想从民生财政这个角度,谈一谈农村教育发展对于未来财政需求的问题。从农村发展角度来说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里对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式做了一些非常清晰的表述。里面提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到了新型城镇化,提到新农村建设,这些农村发展问题解决的目标和任务,归根结底一个问题,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尤其缩小城乡在人力资本、人的发展方面的差距。一定意义上讲农民现代化无论怎么解释,农村人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说,农民人力资本化,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人。人的话主要由教育提高,所以农村教育就非常重要。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目前三农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比如说根据2012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关于新型农民培养的课题研究,目前农村存在这样一些非常严峻的形式,一个是我国务农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这个减少有积极一面,很多人由第一产业转到第三产业,从农村进入城市,有积极一面。但是从农村角度来说大量人口减少,使农业出现空心化现象,务农出现老龄化,平均年龄接近50岁。另外务农劳动力从教育和人的素质角度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0%以上,从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就读涉农专业的人数大幅度萎缩,新生农村劳动力存在“轻农去农”的现象。农村教育是面临如何在这样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的问题。从农村教育角度来说首先我想重点看三个方面,一个是基础教育,一个是职业教育,还有一个就是终生学习和终生教育。首先从基础教育来说,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从学前教育角度来说过去若干年我们国家在大力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应当说过去若干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实施了一个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靠着这个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有很大发展,那么学前教育入学率三到五岁的幼儿园入园率从百分之三四十迅速提到到现在百分之六十,将近七十,这是很高比率。但是这个比率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仍然非常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有一个全民教育计划,参与计划的国家到2015年幼儿教育的入园率目标达到80%,中国到了去年才60%,接近70%,不到70%,中国幼儿入园率比不上泰国和越南这些总体上发展赶不上中国的国家。全民教育六个大的目标里面学前教育是一个,学前教育目标就目前而言,到2015年实现不了。之所以中国目前入园率比较低很大程度在农村,短板是在农村,农村幼儿教育参与率和城市有很大差距,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

第二点从义务教育角度来说,尽管从我们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义务教育和城乡差距有一定缩小,但是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城乡差距,当然在过去若干年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农村教育之间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我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正面影响也有,更多想从负面角度来说,一个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出现了集约化的趋势,从小学来说小规模学校在减少,村一级小学在减少,更多向镇,或者大的行政村集中,这样出现了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倾向。农村小规模学校大量减少,而且已经保留下小规模的学校也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因为相对集中化,学生上学距离远了所以出现的一些辍学或者农民孩子上学家庭成本增加的情况,这是一个。另外一个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出现了农村学生流动。农民工子女在全国中小学有三千多万,其中有一千多万流到城市里边,还有两千多万是流在农村,叫留守儿童。我主要的城市不谈,主要谈农村,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另外在这样一种趋势下整个教育资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样一种口号,农村教育出现了一种除了刚才向城市集中以外,也出现了一种脱农的趋势,觉得好像跟城市教育越来越一样,这就是一种现代化,就是一种进步。包括这样一种趋势,农村教育资源逐渐向城市集中,使得农村教育生态发生变化,有了小学,村小不仅仅是对小学生有价值,它是村子里面的文化中心,村子里面的文化,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还有积极作用,这些都弱化。另外虽然过去一直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确实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们现在在资源上、办学条件上城乡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比如2012年农村小学的生均仪器设备仅是城市的41.6%,东中西部存在很大差距,初中也存在同样的差距,很多有关办学条件方面的指标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包括生均经费,局部存在扩大的趋势,从过去促进教育金融发展这样一些政策来看,虽然一定意义上起到这个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这是基础教育。

第二从职业教育来看,虽然我们在整个金融,比如就业人口当中第一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30%以上,但是我们在职业教育当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非常非常小,比如中等职业学校从招生角度来说,我们是2007年大概农林类招生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3.8%,从08、09年,国家对涉农的专业实行免费和资助政策,调整以后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09年提高到10.5%,到10年提到到15.5%,从11年开始又开始下降,下降到13.1%,到12年下降到12.1%,到了2013年下降到8.6%,所以中等职业学校里面农村涉农专业招的学生非常少。在高职阶段更少,高职涉农专业,农林渔牧业这些招生只占高职招生2%以下(大约1.7%、1.8%),职业教育里边涉农或者农村职业教育占的比例非常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比较复杂,更重要是目前农业经营形态我觉得是一个很大影响因素。在现在,比如都是一家一户的家族经营,家里边这种土地就是大概几亩地,而且目前靠经营农业很难致富,也就是维持基本粮食生产而已,实际上我们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需要太多职业教育。实际上尽管政府这些年对职业教育采取支持措施,比如说对涉农专业提供助学金,但实际上对于农业叫做职业教育的吸引效果并不大。另外一个在终生教育、终生学习上同样也是这样,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城乡差距,比如说培训参与率无论农民工或者留在农村的农民也好有统计显示的都是非常低,农民大概10%左右参加,农民工略高一点,但也就是百分之十几。另外一个从我们前年搞过一个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调查,对三万多个居民做一个调查,这里边显示城乡居民在拥有学习条件方面,我们大概从七个方面做了一个比较,无论是从获得图书资源,获得培训,或者利用公共教育文化设施等等方面都显著低于城市,所以目前要促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要促进农民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化很重要一个就是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支持。

 

最后我想结合这样主题谈在这样背景下对于政府财政支出或者从民生政策这个角度提几点建议,我赞成支出机构更多用于民生,其中我想很重要的是,虽然我们面临着可能今后财政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我觉得能有更多用于民生资源的话,扩大教育投入还是非常必要的,虽然现在4%问题今后怎么发展大家有很大争议,我觉得从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状况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们整个教育这种经费需求拓展,以及过去只是义务教育,现在要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即12年义务教育等等问题,这里边我想除了教育的资源扩大,另外过去很多教师工资不高,所以教育经费需求我想还会增加。所以4%我认为从国际比较来看,尽管我们提到这次中央关于体制改革文件当中提到,特定这种领域不和GDP挂钩。我想作为一个目标,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再来筹措资源这样方式确实有问题,但是从国际比较来看,大家认为还是有这样一个比例作为一个引导性和约束性目标是有必要的,联合国教科文最近这几年一直讨论2015年到2030年国际教育发展目标,其中提了七个发展目标,其中一个涉及到教育财政投入,提这个目标到2030年争取达到教育经费占GDP达到6%,政府财政支出比率提高20%。尽管少数国家在反对,多数国家还是赞成的。而且从目前统计状况来看,全世界应该平均超过了5%。我想无论从国际比较还是从需求来说,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另外从政府支出,调整优化结构来说,对教育经费支出来看我也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对这个的投入。我认为中央政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弥补地方财力不足,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宪法角度来说这个国家公民权利是平等的,地方政府如果充分努力还实现不了平等这样的权利,中央政府有责任,可能中央政府加大对于民生,包括对教育支出的责任。还有一个我想可能有必要调整教育内部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的结构,比如说现在可能要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比如学前教育,比如说高中阶段教育,当然在高中和学前教育当中,我们在普及义务教育之后今后投资重点是放在高中阶段还是学前教育这个是有争议的,我个人觉得学前教育相对来说比高中教育更重要一些。高中教育毕业以后已经具备了一定自学或者各种各样能力,相对来说学前教育阶段对一个人发展可能更关键。另外从国际上这样的趋势来看也支持这样一种方式,比如说联合国教科文层面刚刚说讨论2015年到2030年国家教育发展目标提出来七个目标提出了一个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提到争取实现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十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其中一年是学前教育,所以我想这个也是实现至少一年的免费学前义务教育,并没有提到高中,也是更多感觉到学前教育更关键一些。还有最后一点我们要有终生教育的观点来看待这样一个教育投入,可能不仅仅是农村教育、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还有终身教育。